買商品人們通常最看重“性價比”,買股票其實也基本如是。 一、商品的性價比 商品是買來用的,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商品的價格一般取決于其效用,我們把效用、價格一除,不同商品之間便可以做個簡單的比較,于是有些就貴了,有些則便宜。 說道“性價比”這個詞,難免會想到小米。想當年小米橫空出世,“為發(fā)燒而生”,給出了一部核心配置接近頂級的Android手機,然后再爆出低得超出大部分人預期的低價。我當時看了小米發(fā)布會,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手頭的HTC Desire,沒多久立馬去訂了一部。 那感覺像是回到了組裝PC時代。在那些科技宅沒錢又喜歡折騰的日子里,經(jīng)常研究如何自己搭配主板、CPU、內(nèi)存、硬盤、顯卡、聲卡、硬盤、顯示器、光驅(qū),乃至機箱、鍵盤、鼠標……成果還是很喜人的,得到一臺性價比超高的PC。論性能,要比同價位的品牌機高得多;論價格,同樣配置的機子,組裝的比品牌的相當于打了一個很大折扣下來?!百I品牌PC的一定都是有錢的傻子?!?/p> 小米當時給我的感覺就類似組裝PC,外形中規(guī)中矩就行(不就是個“機箱”嘛),核心配件給我上性能高的,但價格下來可以比其他大牌手機便宜得多?!疤O果和三星真特么暴利!” 當然關于小米的性價比,爭議一直都很多,有部分后面再講,但這并不是本文想討論的主要內(nèi)容。 二、股票的“性價比” 如果你認為股票是用來炒的,那便是純粹寄希望于有人用更高的價格為你埋單,以個人的人性去挑戰(zhàn)市場的人性,有點一廂情愿。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從股票背后所代表的公司和生意的角度來看,股票當然也是有“性價比”的。 股票的“性”主要在于上市公司未來的持續(xù)盈利能力。這涉及到要綜合評估行業(yè)市場天花板、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護城河、財務是否穩(wěn)健可信、領導人能力和品德是否均靠譜,等等,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模糊的結(jié)論——盡管無法完全量化準確,但我們一般還是可以很容易地將股權質(zhì)量劃分出三六九等。 股票的“價”則指的是其對應的估值水平。并非指股價的絕對值,因為那幾乎什么也代表不了。估值則明確內(nèi)涵了市場對該股票的評價水平。最可靠的估值辦法是企業(yè)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但這其實也是普通投資者最沒用的模型。寧可簡單以PE和PB來討論。 我們買股票所追求的最佳性價比的組合,當然是“好公司+低估值”,最忌諱的是“爛公司+高估值”。但現(xiàn)實往往更復雜難解得多。 三、買商品的性價比決策 回到前面說的手機的案例。我也曾是小米用戶,后面還用過三星和華為,如今是好幾年的iPhone用戶。 表面上看:小米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哪怕手機不如人家好,但價格夠低,所以算一下性價比嘛,還是完勝;而iPhone手機好是好,但定價未免高到夸張,簡直賣的是虛榮不是手機,實際性價比一算,反倒應該是低的。 可既然如此,我為什么后來又成為了iPhone的忠實用戶?自己想了下,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 1、計算性價比是線性的,但消費體驗是邊際效用遞減的。我們消費的是商品體驗,而不是商品本身。為了提升一點體驗,經(jīng)常要額外付出多得多的價格。都聽說過“一分錢一分貨”,但有人補充了后面兩句頗有道理—— 一分錢一分貨,一角錢兩分貨,一塊錢三分貨。 2、需要考慮一些隱性收益。比如iOS因為其封閉的設計,很長一段時間安全性遙遙領先于Android,后者一度權限管理極為混亂,隨便個apk都讀你通訊錄什么的。比如iPhone的拍照效果有口皆碑,而小米則相形見絀。很多并不是拼硬件參數(shù)可以比較得出的東西。 3、需要考慮一些隱性成本。比如Android系統(tǒng)曾經(jīng)真的是用一年左右時間就一定會變慢的,我還遇到一個bug就是莫名其妙的存儲空間被占用清理釋放不掉,現(xiàn)在不確定徹底改進了沒有。比如維修成本,低價手機確實更容易壞……再比如折舊,Android手機一向不如iPhone保值。 我并不是要黑小米。我認為小米是一家非常成功并且前景廣闊的公司。我只是想解釋下,性價比并不是影響買商品決策的唯一因素。 至于PC的案例……大部分人現(xiàn)在有也是買筆記本了,統(tǒng)統(tǒng)品牌機,不存在組裝。而像我這樣竟然還買臺式的,也偷懶直接去買了品牌的一體機了(因為不存在組裝的一體機)。 不求別的,桌面只留一根電源線那種酸爽的感覺,和以前臺式機的雜亂比實在是差太多了。這是一體機的隱性收益,也是臺式組裝機的隱性成本,沒用過的人未必體會得到,豈是計算性價比能算得出的。 四、買股票的“性價比”決策 買商品主要是用。那買股票求的是什么?簡單說是要收益。但也確實沒那么簡單。因為潛在收益高的可能潛在風險也高。除了收益之外,我們還需評估和平衡風險。 大方向上,買“性價比”更高的股票肯定沒錯。好公司估值太高不行,估值低的公司如果是爛資產(chǎn)也不值得買。 麻煩的是,“性價比”相近時,要怎么選?一個經(jīng)常遇到的難題,可能是這樣的:“好公司+高估值”v.s.“普通公司+低估值”。 這時候,理論上來講我們應該嘗試去量化計算性價比的數(shù)值,可實際試下來效果并不佳。因為不管是公司的質(zhì)量或股票的估值,一來顯然根本算不準,二來其本身也是一直動態(tài)變化的。 騰訊嫌估值高不敢下手,一步錯過、步步錯過;銀行股貪圖便宜,抱著好幾年了,以前破凈的現(xiàn)在依然破凈。不過,前者有“戴維斯雙殺”的潛在風險,而后者有“戴維斯雙擊”的潛在可能,何去何從都很難講的,不可一概而論。 先問個假設的問題:假如有兩家公司“性價比”差不多,你是更愿意選擇質(zhì)量高的公司呢?還是估值低的那個? 以往的我,會更傾向估值低的公司,所謂“安全邊際”嘛。誰知道所謂的好公司有沒有那么好?過去好以后就一定還好?便宜才是王道,只需折價恢復你就賺錢了。 但現(xiàn)在的我會更傾向于選擇質(zhì)量高的公司。原因我在《價值是估值的前提》文中有大概表述過。從“性價比”角度也可以探討下—— 1、計算性價比是線性的,但價值兌現(xiàn)的路徑都是曲折的。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你認為低估的股票,特么不見得就會漲啊;有些你認為高估的股票,也常常跌不下來。估值看似科學,但有時實在是很玄的東西,高或低很難完全講清楚。 2、需要考慮一些隱性收益。好公司好就好在成長性。嫌估值偏高?業(yè)績漲上去了是不是就變低一點了?此外,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在正常情況下均會出現(xiàn)溢價,大白馬的確定性一般來說更高。大資本通常都寧可犧牲一點收益,只求多一點確定性。而最終影響市場的主要還是大資本。 3、需要考慮一些隱性成本。低估值你首先應該感到擔憂而不是驚喜,因為它們絕不會平白無故。你需要花諸多精力去研究市場的分歧點在哪里。更費解的是,為什么有那么多投資者會給出這么低的評價?總不可能就你聰明吧?即便你判斷對了,和你看法相反的最終驗證都是傻X,你也仍然有可能要面臨漫長的時間成本。萬一就是不漲,能咋地? 真正好的股票其實是這樣的:隨著時間推進,如果股價不漲,它的性價比會顯著提高。也就是說業(yè)績會快速增長,而對應估值明顯下降。你會持有越久越心安。也就是我們說的,“和時間做朋友”。 所以下面這個結(jié)論也非常清晰:打折的資產(chǎn)不一定是好資產(chǎn),關鍵要能增值才是好資產(chǎn)。“性價比”,首先還是要看“性”,其次才看“價”,決不可顛倒過來,否則本末倒置了。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zhuǎn)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nèi)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diào)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chǎn)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wǎng)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diào)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