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豆行情出現異動,在外圍市場的帶動下,美豆指數突破1000美分的關鍵點位,逼近前期高點,國內大豆也出現跟漲態(tài)勢。目前,小麥減產成為市場炒作的焦點,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2006年澳麥減產之后帶來的美豆牛市行情,市場開始猜測美豆是反彈還是反轉?通過分析,筆者認為,大豆只是階段性反彈并非反轉。 小麥減產并未帶動豆麥比價關系嚴重失衡 小麥與玉米、豆粕有一定的替代關系。2006年澳大利亞小麥的減產成為上輪美豆牛市的導火索,此次俄羅斯小麥減產也成為當前市場敏感的話題。2006年全球小麥產量約6億噸,澳大利亞小麥占全球小麥產量的4%,產量約為2400萬噸,當年減產56%;正常年份出口量為1600萬—1800萬噸,占產量的70%以上,但由于干旱,當年其出口量下調至1050萬噸,下調幅度在40%以上。近期俄羅斯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遭遇13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小麥產量可能不足5500萬噸,比早先預測的6000萬噸減產8.3%。與澳麥當時減產相比,俄羅斯小麥的減產幅度有限。 通過比價關系來看,2006年10月份美豆指數與美麥指數的比價為1.11,處于歷史低點,正是由于比價的回歸帶動了美豆行情的上揚。而目前來看,美豆指數與美麥指數的比價為1.42,未達到嚴重失衡,與前期牛市相比,比價仍處于較為合理的水平,因此小麥價格的變化還不足以拉動美豆大幅上漲。 天氣因素對美豆產量影響有限 天氣因素是決定美豆最終產量的關鍵因素,2010年可能會出現拉尼娜天氣現象,這將使美國中西部產區(qū)出現威脅性的高溫干燥天氣。大豆即將進入生長期中最關鍵的灌漿期,期間對水分的需求量極大,這將直接影響作物的單產水平。 拉尼娜現象最大的影響便是美國中西部干燥炎熱的天氣,根據歷史數據計算,主要干旱年份的單產水平為趨勢單產的82.1%,中度干旱年份為91.3%。如果以去年的單產水平44蒲式耳/英畝來計算,今年出現中度以上干旱,則單產水平將在36.12—41.04蒲式耳/英畝之間。根據分析,拉尼娜現象的威力在9月份之后才會顯現,在此之前出現中度以上干旱的概率不大,而且前期充沛的水量使得大豆可以抵抗三周左右的高溫無雨,并對產量影響較小。7月份的USDA報告也顯示,美豆單產為42.9蒲式耳/英畝,符合預期。 目前美國大豆生長情況良好,優(yōu)良率達到歷史同期較高水平的66%,天氣接近理想狀態(tài),符合當前灌漿的要求。且八月份的天氣預報也顯示中西部氣溫正常,降水偏多,雖然拉尼娜現象常常使美國中西部夏天的天氣更為炎熱干燥,但預計未來對美豆單產影響有限,美豆豐產可期。 國內豆類供應面充裕 國內大豆進口量仍然龐大。商務部公告稱,7月預報到港大豆559.41萬噸,而商務部原先估計7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為580.32萬噸,實際情況有所下調,但單月進口量仍處于高位。8月份進口大豆預計到港量為388.41萬噸,有所回落。中國海關此前公布,1—6月大豆進口2580萬噸,同比增長16.8%。目前,國內大豆港口庫存還處于640萬噸的歷史高位,后期去庫存化還需時間。 國內養(yǎng)殖需求開始恢復,豬糧比達到6.3:1,養(yǎng)殖利潤的回升帶動了豆粕需求的增加,短期內提振了豆粕的價格。近期由于豆粕、豆油的價格上漲,油廠挺價,壓榨利潤上升,沿海部分地區(qū)開機意愿增強。前期較大的庫存還處于消化階段,新產生的豆粕勢必會增加庫存供給,壓制期價上行。 美豆技術面壓力重重 美豆經過長期的市場驗證,符合波浪理論的特點,連豆與美豆也有較強的相關性,因此以美豆為例進行技術分析。從美豆指數的圖形來看,B浪結束于2009年8月,C浪的運行至少要在12個月以上,從2010年4月26日開始,美豆指數形成一個“W”形態(tài),通過測算,上方的壓力位在1000美分附近,目前突破后,上方有更強的1080美分壓制。從波浪理論來看,如果不突破B浪高點1170美分,則美豆仍處于C浪的延綿趨勢之中。 整體而言,由于近期宏觀面的支撐和資金的介入,整個商品市場出現反彈,美元指數的下行助推了市場,原油期貨已經突破80美元,但筆者仍然看好未來美元的牛市行情。當前農產品市場炒作的焦點是小麥減產,由此拉動農產品價格上揚,但并沒有使得美豆與美麥的比價嚴重失衡,豆麥比價仍然處在一個合理的區(qū)間范圍之內。天氣因素對美豆的影響有限,新年度豐產可期,國內供應面依然充裕;技術面來看,美豆壓力重重,仍然處在C浪運行之中。目前來看,大豆只是階段性反彈并非反轉。 責任編輯:劉健偉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