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普通人,能否在股市里賺到錢,這個話題作者是絕對有發(fā)言權的。因為,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作者絕對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那種,甚至先天有一些劣勢。 我是13年下半年,開始做投資的,在12年的時候,我還是個對投資一無所知的小白,應該說,不僅對投資一無所知,甚至連基本的商業(yè)概念都沒有。 12年的時候,我在一家咨詢公司實習,經常被同事詬病“沒有基本的business sense(商業(yè)意識)”、“對財務一點都不懂”,那時候,我甚至連“公司”是什么,都只有很模糊的概念。 白駒過隙間,8年光陰過去。 而自從我13年7月買了人生第一次股票至今,投資已經7年多時間,截止2019年底,我的年化收益率是34%,如果算上今年,到年底的年化收益率,可能會更高。 而且,我的這個收益率,不是在大牛市中實現的,7年前,我開始買股票的時候,上證指數大概是3200點,如今也差不多是這個點數。 事實上,在這7年中,我經歷了幾輪牛市和熊市,有瘋狂的,也有溫和的,有全面的,也有結構性的。 經歷這么多年,不僅“活下來”,而且活得還不錯,謹慎地說,我找到了一條可以通過獨立分析、賺取財富,并期盼財務自由的道路。 今天這篇文章,就跟各位談談:我是怎么從當年的投資“純小白”,到現在能獲得滿意收益的,究竟中間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這個過程,我們要過“三道關”。 這種感覺,套用一句電影臺詞,“投資如登山,一步一重天?!?/p> 提前說以下,這篇文章的話題,本身是很大的話題,如果展開,我可以寫幾十篇文章出來,這一次,只是作為一篇概要,日后,讀者會在我發(fā)布的公司分析和閱讀感受的文章中,看到更多我的想法,以及更關鍵的:實操案例。 01 第一道關:理解生意 我的這種投資方式,最關鍵的,就是理解所買入的這個生意。 在這一道關中,有三道小關卡要過。 第一個:商業(yè)基礎。 投資需要對基礎的商業(yè)知識有概念,包括諸如“公司”之類的基本概念,也包含商業(yè)世界中各個學科的專業(yè)知識,比如采購、物流、財務、運營、人力、投資并購等等。 同時,由于投資需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商業(yè)感覺,所以,對于當下流行的商業(yè)話題和商業(yè)觀點,也是需要進行掃盲的。 在這一點上,我當年做了兩個事情。 第一個事情,我當時想到,MBA體系對成熟商業(yè)人士的培養(yǎng),是最為完善的。 但是,我當時的時間和精力,不允許我去讀一個MBA,所以,我在網上找到幾家知名的商學院,下載了他們的課程名單。 然后,在買書的網站上,一門門課程對照著去找教材,每一門課,選擇1-2本評價比較好的教材,然后買回來,規(guī)定好一天多少頁的看。 就這樣,囫圇吞棗地大概看了十幾本書,就對一些商業(yè)概念、理論有了基本的認識。 接著,為了“跟上商業(yè)的潮流”,至少“聽得懂時髦的商業(yè)名詞”,我想了個辦法。 我在網上搜索、選擇了兩本知名的商業(yè)雜志,然后上網,把這兩家雜志過去一年的過刊,以很低的價格買了回來。 然后,依然是填鴨式的閱讀,由于重點在于“跟上潮流”,所以我對內容沒有細致地看,而是記下每一個自己不能馬上說出意義的詞語。 積累了好幾頁這樣的“天書”之后,我再上網一個個詞語去查詢,然后把查詢結果,以我能看得懂的語言,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 經過以上兩遍“洗禮”(雖然手法很笨拙),但是,我自己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基本掌握了“商業(yè)基本語言”,能夠開始在商業(yè)世界里蹣跚前行了。 第二個:財務會計。 要學會投資,商業(yè)知識是一方面,財務會計知識,則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 由于當時學習這個財務會計領域的直接目的,是要提升工作中找信息、對一家公司進行業(yè)務分析的能力,所以,一開始我的重點就是“如何從年報里,找到有用的信息”。 這個領域的學習,不同于上一個商業(yè)領域的學習,后者是自上而下地規(guī)劃“我要學哪些”,而這個領域,則更像是“順藤摸瓜”的過程。 首先,我看的是一些年報拆解的書籍,從中學到:年報里包含哪些內容,分別意味著什么。 這一部分,給我以后投資看年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接著,由于被書中略微提到的各種財務分析、財務指標所吸引,我開始看一些財務報表分析的書。 這一塊花費的時間是比較多的,因為不同的書,講解的重點不同,看了比較多的書,也開始慢慢有一些財務分析的感覺了。 再接著,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會計知識不足,因為財務分析書中,都會提到不同會計政策的效果,于是,后來我又看了一些會計學的教材,主要就是初級和中級會計。 以上這些書中,都會提到股票分析的角度、思路等,但是更多是指標層面的。 所以,這個過程,也讓我對市盈率、ROE、毛利率、周轉率等跟股票相關度高的指標,有了基本的認識。 第三個:競爭優(yōu)勢。 從這部分開始,我才算開始跨入股票投資的大門。 最初,是從格雷厄姆的一些書開始的,我還清晰地記得,我看《聰明的投資者》時那種震撼感——如獲至寶,又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但是,書中的那些案例,又是如此的真實,作者1943年的很多論斷,在當時的我看來都依然如雷貫耳(現在也一樣)。 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買了許多股票相關的書籍,一本本看,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經濟護城河”概念,也就是管理學上講的“競爭優(yōu)勢”。 對于一家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的理解,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一直到今天,我都在不斷加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這個深化的過程,一方面是看各種各樣的股票書籍,但是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實踐。 實踐有兩個層面。 一個層面是看年報。 在看年報、以及通過財務數據分析公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在加深自己對于競爭優(yōu)勢的理解。 另一個層面,是做投資。 在這些年投資經歷過程中,由于自己的大部分身家在股市中,公司經營的變化,自然深深牽動我的神經,在這個過程中,我產生了非常多的反思和頓悟。 到今天,我對競爭優(yōu)勢的看法是: 通過數據找到競爭優(yōu)勢,試著去理解,而不是去判斷。 換句話說,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常年取得遠高于社會無風險收益率的ROE,那這家公司一定具備某種競爭優(yōu)勢,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努力去理解這種競爭優(yōu)勢,盡量深刻地去解讀他,去感受他,而不是自欺欺人地嗤之以鼻——“這種公司能有什么競爭優(yōu)勢?!?/p> 最后一步是,試著去預估未來這種競爭優(yōu)勢的可持續(xù)性,但是這種預估一定要非常地謹慎,因為商業(yè)世界瞬息萬變,能夠長久保持的競爭優(yōu)勢,稀少程度超過我們的想象。 02 第二道關:理解市場 能夠做到理解生意的人,其實不少的。 普通人只要對“生意”感興趣,能夠保持好奇心,持續(xù)去理解不同的生意、分析大量的數據,就一定能逐步培養(yǎng)起對于生意的感知。 換句話說,理解生意是可以通過興趣和勤奮來實現的,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但是,理解市場就不一樣,因為這個涉及到人性。 換句話說,理解市場,是一件存在持續(xù)阻力的事情,而這種阻力,來自于永不泯滅的人性,難度可想而知。 好消息是:格雷厄姆已經對于市場進行了振聾發(fā)聵的描述,也給出了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 應該說,理解市場這一部分,只要你嚴格按照格雷厄姆的要求去做了,幾乎是不可能出問題的。 “理解市場”這一關,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股東心態(tài)。 要理解市場,甚至利用市場,最關鍵的,也是最本源的,就是“將心態(tài)調整為股東心態(tài)”。 股東心態(tài)是:我買入的股票,不是一串代碼,而是一家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 換句話說,“這是我的公司”。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心態(tài)的改變! 因為,一旦你用這種心態(tài)看公司,很多視角都會發(fā)生改變。 比如說,你開了一家小賣部,你更關心的是小賣部一年下來能賺多少錢,而不是天天關注別人出多少價買這個小賣部。 這種心態(tài),會讓你在面對市場,也就是股價的漲跌的時候,擁有非常好的心理優(yōu)勢,因為價格對你來說,不是主導,而是一種機會。 最關鍵的是,他可以讓你將注意力,放在真正要注意的地方:企業(yè)的經營情況。 第二部分:市場先生。 在股東心態(tài)的基礎上,格雷厄姆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市場先生”的概念,如果說,前者只是一個虛無的概念,后者就是實操的心法了。 具體來說,你可以把市場看做是一個人,他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他每天都會來找你,想把他手上的股票賣給你,或者把你的股票買走。 第二個,這個人有躁狂癥和抑郁癥,時不時會發(fā)病,所以他有時候給的價格低的要死,有時候又高得要命。 第三個,這個人從來不消停,他不停地給你報價,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 從這個視角,你就可以有非常明確的一個思維,那就是: 不能跟著傻子走,而應該想法子從他身上,占點便宜。 這個心法,理論上很有效,實操中卻很糟糕,因為我們是人,而人天然容易被情緒影響。 這種容易受影響的程度,如果你沒有親身買賣過股票,你就體會不到那種沖動有多強烈、多有欺騙性。 那么,該怎么辦呢? 我有一個非常管用的辦法,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你愿意用,就100%管用。 辦法就是:不看股價。 不看股價怎么交易呢? 我的做法是,一旦研究確定了一家公司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就設置好“股價提醒”功能,然后,該干嘛干嘛。 這樣,在股價反復波動過程中,我就不會受到干擾,而當股價到了預設的價格,我會收到一條短信的提醒,接下來,就是按照預訂計劃操作了。 這種辦法,極大地緩解了“過一會兒就想看看股價”的沖動,也切斷了自己做出傻事的可能。 第三部分:安全邊際。 這個也是格雷厄姆提出的概念,這個概念,有意無意地切到了投資的核心哲學思想:敬畏和謙卑。 安全邊際,我用八個字來表述:可虛可實,虛實結合。 最早的安全邊際,格雷厄姆是按照股價低于凈營運資產的程度來定義的。 舉例來說,一家公司的凈資產,扣除債務后有100萬,市場報價60萬,這40萬差價,就是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的效用,就是確保不要出什么幺蛾子,用白話講,“給自己留點余地”。 這個最傳統(tǒng)視角的安全邊際,是以數字來衡量的,所以這是“實”的安全邊際。 “實”的安全邊際,如今還有另外一層內涵,那就是你的買入價格。 這個買入價格,跟前面的“買入價格遠低于企業(yè)凈營運資產價值”的視角不太一樣。 這里這個買入價格,是指不管什么樣的公司,都不能買貴,否則就是把投資者唯一能把握的優(yōu)勢——買入價格——變成了劣勢。 要記得:你永遠有選擇的權力,不要因為股價高漲而買入,耐心等待你設定好的價格。 “虛實結合”的意思是說,一方面,如上文所說,買入價格是你可以控制的,是實打實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家企業(yè)本身的價值在不斷增長,這也是安全邊際,雖然他是偏“虛”的。 可以謹慎地關注這句話:成長,才是最好的安全邊際。 因為,股價=市盈率*每股盈利,在市場對一家公司看法不變的背景下,市盈率不變,推動股價走高的,只能是一家公司的成長。 這也是為何前面說的“競爭優(yōu)勢”很重要的原因了,因為,在一個有市場空間的行業(yè)中,只要一家公司有競爭優(yōu)勢,成長是自然的結果。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樣的公司。 03 第三道關:理解自己 當你理解了生意,理解了市場,你已經可以在股市中賺錢了,生意的理解越深刻,紀律遵守得越嚴格,你就越容易賺到錢、賺多錢。 如果說前面兩部分是具體的“招式”,那么這第三關“理解自己”,就是投資的“心法”。 這一關,我跟讀者分享三部分。 第一部分:如何看待未來。 投資是面向未來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未來呢? 我想和讀者分享的一個明確觀點是: 對于大多數領域來說,未來是不可知的,換句話說,是充滿意外和驚喜(驚嚇)的。 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多事情是不符合高斯正態(tài)分布的,有太多不期而至的事情,會徹底改變我們的計劃,甚至我們的人生。 讀者可以想想: 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決策和事件,有哪些是真正被你一開始就計劃好,最后逐步實現的? 作為提示,你可以想想:你的出生,你初三的班主任是誰,你讀了哪所大學,學了什么專業(yè),讀了什么研究生,到哪里實習,到哪里工作,買哪里的房子,跟誰結婚,孩子什么時候要,等等。 第二個我想分享給讀者的觀點是:我們都是普通人,很普通很普通的人。 為什么要說這一點? 因為,人都有過度自信的傾向,比如,80%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絕大多數的人認為自己的魅力大于他人,我們永遠都在過度高估自己。 這種高估和自信,會減弱我們持續(xù)學習提升的動力,也讓我們在面臨關鍵決策時,把自己置于更大的風險中。 我想告訴讀者: 不管你在生活中有多自信,在投資時,需要放低姿態(tài),經常告訴自己: 我只是個普通人,要想賺錢,我需要加倍努力。 第二部分:我們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市場中的流派很多,比如技術分析、趨勢投資、價值投資等等,每一種流派,又都有自己在某些具體議題上的見解(例如集中還是分散投資),這就分出了更多的子流派。 在任何一個時點,都會有些人跳出來,說“你看我的方法最近賺這么多,我的方法不錯吧”。 這些會讓我們不斷地覺得:別人的方法比我好。 除了他人的影響,市場的變化,就更難以捉摸,大漲和大跌,慢牛和慢熊都會出現。 在這樣紛紛擾擾的世界中,要想賺錢,你就要有自己篤信的方法,要有“為市場立法”的霸氣。 如果你能夠做到持續(xù)地分析公司、閱讀書籍、獨立思考,你就一定能形成一套邏輯自洽的體系,這是屬于你自己的體系。 然后,繼續(xù)分析、閱讀、思考,更重要的是,在市場中不斷檢驗你的體系,修正有問題的部分,堅持你認為正確的部分。 這一套體系,才是你“行走于投資江湖”的“獨門武功”,沒有這一套體系,你的投資生涯將充滿危險。 第三部分:不忘初心。 我想跟讀者講三個點。 第一個點,要理性客觀。 市場就是一個群體,而群體性思維是容易走極端的,你稍微一個不留神,就會被滾滾大潮給卷走。 我也是一樣,自己持有的公司,一旦有新聞出來,經常會出現輿論一邊倒的局面,自己的心智會受到劇烈的沖擊。 這時候要做的,是迅速把自己拉回來,做到理性、客觀。 我自己的做法,是對每一筆投資做筆記,這也是我一篇篇分析文章的來源,出現心智動搖時,回頭看看自己寫的一列文章,就能穩(wěn)住心神。 第二個點,要勤奮專注。 經常有讀者問我“你是不是工作不忙,為什么可以有時間分析公司?” 我的本職工作是管理咨詢顧問,這個行業(yè)是出了名的忙和累,加班如吃飯喝水般正常,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比如你看到的這篇文章,是我分了三次寫完的,第一次是周末的下午,另外兩次是在上下班的車上。 你看看上下班的車上,有多少人在看手機,在看書的,有幾個? 要把投資做好,多分析公司是一個很好的途徑,看的公司多了,橫向對比多了,很多東西會越來越順,越來越有感觸,自然投資成功的概率,也會越來越高。 第三個點,找到屬于自己的意義。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熱愛。 如果你對于弄清楚商業(yè)世界,沒有那么著迷,那你就不可能做到上面我所說的一切。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