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九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退出了歷史舞臺,這被解讀為中國農業(yè)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這意味著,被扭曲的農產品市場將來會回歸以價格反映供需基本面的正軌,進而提升我國農業(yè)競爭力。 臨時收儲政策始自2007年,初衷是鼓勵主產區(qū)玉米種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然而,2011年之后,包括玉米在內的國際農產品價格大幅跳水,而中國玉米收儲價格卻逐年提升,這讓國內庫存不斷堆積,玉米出現嚴重供給過剩。 玉米整個產業(yè)鏈明顯扭曲,且怪相叢生,市場效力大幅降低。這顯然不符合推進市場化經濟改革的原則,收儲現狀有悖于政策的初衷。 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fā)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上個月表示,今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至此,玉米收儲取消保護價被認為是中國農業(yè)供給側改革正式啟動。 業(yè)內人士認為,在玉米取消臨儲政策之后,下一步改革很可能會聚焦于小麥、稻谷。 國金證券分析師鐘凱峰認為,“價補分離”是政策改革的方向,也是此次政策改革的核心要義所在。改革之后,價格將重新具有反映供需實際情況的意義,起到資源配置、推動生產效率提升,進而從遠期推動我國農業(yè)競爭力提升的作用。 臨時收儲導致玉米市場扭曲 對于取消玉米收儲保護價,國家發(fā)改委專家解釋稱,近兩年來,玉米臨儲政策的弊端進一步凸顯,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要求。 供給嚴重過剩 庫存居高不下 受收儲政策助推,中國從2014年開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玉米種植面積最多的國家。2015 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為 3712 萬公頃。15/16年度玉米產量刷新歷史新高,達2.246億噸。 從出口國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產國,但近年來出口量極少,甚至由于內外玉米價格嚴重倒掛,雖然國內庫存高居不下,但仍出現進口,且數量小幅增加。 從全球庫存來看,據美國農業(yè)部數據,截止 2015 年年底,全球庫存數量為 2.06 億噸,期末庫存消費比為 21.34%,連續(xù)四年穩(wěn)步增加。其中,超過一半的庫存在中國,中國是全球主要產銷國中庫存消費比最大的國家,即去庫存壓力最大的國家。 但消費端落后于供給端。自2007年開始,中國玉米已實現供需自給自足狀態(tài)。玉米出現嚴重供給過剩。海通證券分析師高上介紹: 玉米淀粉行業(yè)產能急劇擴張,下游消費增長緩慢。玉米淀粉在 2001 年產量為 500 萬噸,2011 年就已突破 2000 萬噸,近年來產量更是持續(xù)處于高位。與玉米淀粉加工產能急劇擴張對比明顯的是,下游消費短期卻增長緩慢,致使玉米淀粉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行業(yè)長期位于盈虧平衡點附近,短期困境難轉變。 淀粉糖替代量持續(xù)增長,未來彈性空間有限。由于目前淀粉糖和白砂糖的價差不斷擴大,淀粉糖的消費替代性有望繼續(xù)增長。以較大的終端消費飲料企業(yè)可口可樂為例,其飲料配方 75%淀粉糖、25%白砂糖更改為 95%淀粉糖、5%白砂糖,相信隨著價差的繼續(xù)擴大,替代量仍有望繼續(xù)增加,但可能增長的彈性將有所縮小,繼續(xù)增長的空間有限。 酒精行業(yè)普遍虧損,低迷局面難扭轉。酒精行業(yè)普遍盈利性較差,全行業(yè)面臨虧損,2016 年一季度,東北企業(yè)在原料玉米成本升高以及缺乏補貼支撐下,虧損有所加劇,華北企業(yè)則因原料玉米價格大幅下跌,酒精跌幅不及玉米跌幅,企業(yè)虧損有所緩解。整體來看,酒精下游消費將進入淡季,短期內酒精行業(yè)或難改虧損局面。 在整個產業(yè)鏈被扭曲的狀況下,玉米收儲政策引發(fā)怪象叢生。興業(yè)證券(601377,股吧)分析師陳嬌、蔣衛(wèi)華、研究助理王瑋和毛一凡團隊作了總結: 怪像一:最好玉米成庫存,產業(yè)只收差玉米/銷區(qū)玉米向產區(qū)倒流 即使2015年全國玉米收儲價格首次下調,一等玉米收購價2080元/噸,二等為2040元/噸,三等為 2000 元/噸。但在不執(zhí)行收儲政策的河北山東地區(qū),玉米市場價格已跌至1600-1700 元/噸。這就導致農民更愿意將玉米賣給臨儲,今年甚至還出現華東和華南的銷區(qū)玉米向東北和黃淮海地區(qū)產區(qū)倒流的情況。 為緩解收儲壓力,臨儲收購玉米的質量標準有所調高,霉變率必須控制在2%以下、含水量在14%以下,但這并未能阻止大量玉米涌向國儲。在巨大供求矛盾下,只有最優(yōu)質的玉米才可能進入臨儲,品質稍差的玉米只能自尋出路。 玉米下游深加工企業(yè)卻面臨著收糧難的問題。綜合計算,東北玉米淀粉廠的玉米成本盈虧平衡點約在1500元/噸左右,遠低于收儲成本。玉米酒精企業(yè)的玉米成本盈虧平衡點大約在1600元。 為解決收購原材料難題,避開與臨時收儲品種競爭,深加工企業(yè)只好被迫降低玉米收購標準,東北的深加工企業(yè)收購的玉米霉變率普遍在5%-10%之間,遠高于臨儲的2%標準。 怪像二:從“買糧買不著”到“賣糧賣不掉” 2015年底新糧剛上市階段,農民普遍對玉米價格預期較高,存在囤貨惜售的現象。一些代儲庫為了能盡快收足玉米配額,不惜在收儲價格之上提高20-30元/噸收購。 玉米深加工企業(yè)更是遭遇糧荒。由于產成品價格倒掛,這些加工企業(yè)的收購價格明顯低于臨儲價格。有些企業(yè)為了維持生產,咬牙將價格上提至1900元/噸收購,同時放低霉變率要求,但仍難以從市場收到玉米。 不過,今年的玉米收儲政策取消預期大幅升溫。隨著今年4月30日收儲工作的結束,農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售糧積極性在春節(jié)之后明顯提高。無論是收儲倉庫,還是加工企業(yè),門口排隊賣糧的車隊都大排場龍。 與此相反,下游需求端的態(tài)度卻急轉直下。由于玉米價格下跌的預期強烈,從貿易商到玉米加工企業(yè)、甚至到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產成品企業(yè)都不敢貿然囤貨。大多數企業(yè)玉米原材料庫存較往年減少過半,多數貿易商已經停止收糧。 這種供需格局的陡然轉變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玉米收購價格出現下跌。 綜上所述,國內玉米產業(yè)鏈上游供給充裕,庫存壓力不容小覷,而中下游競爭較為激烈,各終端生產企業(yè)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短期大量消耗玉米的契機難現。從供需角度看,玉米過剩狀態(tài)難逆轉。 因此,上述海通證券和興業(yè)證券研究團隊,以及國金證券分析師鐘凱峰均認為,玉米期貨價格下跌的趨勢已經形成。對于國內玉米期貨,海通團隊下看1300元/噸。 鐘凱峰預計,2016年玉米供給將遠大于需求。而庫存消費比居高不下,2015 年玉米庫存消費比達到 149.61%,國內庫存量高使玉米價格反彈動力不足。鑒于高庫存壓力、定價市場化的背景,玉米價格仍將進一步下調,國內玉米價格有望回落到與進口玉米平價狀態(tài),因此玉米價格可能回落到 1400-1500 元/噸。 興業(yè)證券團隊預計,在成本下行的驅動之下,玉米深加工行業(yè)(尤其是東北地區(qū)的企業(yè))將迎來顯著利好。此外,由于玉米是重要的飼用原料,隨著養(yǎng)殖業(yè)進入景氣周期,養(yǎng)殖公司將出現成本下跌與價格上漲的雙輪驅動。鐘凱峰也持有這種成本紅利的觀點。 責任編輯:韓奕舒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