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紅棗的基準交割品為一級灰棗,2024/2025年產季新疆灰棗產量為63萬噸,較2023/2024年產季增加28多萬噸,增幅接近68%。 目前新疆產區(qū)紅棗已基本下樹完畢,2024/2025年度紅棗豐產預期落地,開秤價走弱,實際成交價格在5~8元/公斤。2024年紅棗期價跌勢明顯,從年初的15000元/噸下跌至9000元/噸附近。隨著時間推移,棗農挺價意愿逐漸松動,貿易商根據貨物質量按需采購,市場購銷氛圍尚可,后續(xù)關注貨權轉移之后下游的接受程度。 展望2025/2026年度,作為季產年銷的品種,在供應寬松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紅棗價格易跌難漲,整體或維持低位震蕩走勢,重點關注春節(jié)前和端午節(jié)前的備貨需求所引發(fā)的階段性上漲行情。在步入20225年下半年后,6—8月紅棗的生長情況將成為市場關注熱點,其間一旦出現不利天氣因素易引起盤面波動率上升。 進入2024年,紅棗產業(yè)下游實際走貨不佳,期貨盤面價格應聲回落,下半年紅棗期貨價格在主產區(qū)豐產預期的影響下持續(xù)走弱。2024年年初紅棗期貨價格維持高位,主要因為2023年的減產令棗價在收購期出現大幅上漲,助推期貨盤面價格上漲。 雖然2024年2—4月有部分補貨需求存在,但下游的實際承接力度較為有限,期現價格維持震蕩偏弱走勢。隨后端午節(jié)前的備貨需求對盤面形成一定支撐,而在階段性備貨需求結束后,紅棗市場的交易氛圍再度轉冷,此時盤面交易邏輯轉向新年度紅棗的預期供應情況。6月上旬棗樹進入集中環(huán)割階段,頭茬花坐果普遍好于去年同期。由于上半年棗價較好,令棗農的管理積極性提高。此時,紅棗新年度或將豐產的消息傳入市場,盤面受此影響加速下探。隨后7—9月南疆部分地區(qū)遭遇冰雹天氣,但對紅棗整體產量影響有限,盤面繼續(xù)交易豐產預期并一度跌至9000元/噸。 步入10月中旬后,內地客商逐漸前往新疆產區(qū)進行新年度的收購工作,但由于果實水分偏大,棗農多推遲下樹。紅棗種植成本增加,棗農挺價意愿較強,購銷雙方對新年度開秤價的意見分歧較大。霜降過后主產區(qū)紅棗大規(guī)模下樹,由于期初價格較高,貿易商試探性收購后發(fā)現利潤不佳,隨后便進入了棗農與客商的僵持階段。截至11月中旬,新疆紅棗下樹工作已接近尾聲,大部分紅棗已經運至曬場。 鋼聯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紅棗豐產已成既定事實。由于紅棗的基準交割品為一級灰棗,2024/2025年產季新疆灰棗產量為63萬噸,較2023/2024年產季增加28多萬噸,增幅接近68%。 我國紅棗消費以國內自產品種為主,涉及進口的數量極少,進口產品以吉爾吉斯斯坦的椰棗為主,2024年1—10月進口612.60噸。出口方面,我國紅棗整體以自產自銷為主,絕大部分貨源被內地消化,僅有少量紅棗出口到東南亞市場和歐美市場,2024年1—10月累計出口2.57萬噸。雖然近年紅棗進出口增速有所加快,但數量有限,對國內棗價的影響很小。 近年來,電商的發(fā)展對傳統(tǒng)消費渠道造成了較大沖擊,線上銷售占比逐漸增加,網購平臺成為紅棗流通的重要渠道。由于紅棗并不屬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必消品,所以其需求彈性相對較大。這一點已在2022年和2024年得以體現。2023—2024年我國紅棗市場消費較為平淡,鋼聯的數據顯示,由于上年度紅棗減產明顯,樣本庫存總量相對較低,但從去庫速度來看,減產背景下的紅棗并未出現加速去庫現象,推斷出下游需求整體變動不大,非必消品屬性再次得到印證。 2024年年底新疆紅棗下樹已接近尾聲,產量上豐產預期基本兌現,但是質量與2022—2023年度相比略偏低。由于今年紅棗收購價較低,下游采購成本同比也會相應下降,疊加宏觀背景利好消費,我們對新年度的紅棗消費量報以樂觀態(tài)度,預計將出現一定恢復。 從技術走勢看,2024年紅棗期價下跌趨勢十分明顯,幾乎全年均處在下行通道當中。由于2024—2025年度紅棗產量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紅棗價格仍以低位震蕩為主,而下半年主要關注新季紅棗生長和主產區(qū)氣候情況。 今年紅棗收購成本較去年偏低,2025年宏觀環(huán)境利好下游消費,紅棗需求總量或將有所恢復。如果出現以紅棗為原料的爆款新產品,其需求增長或更為明顯。預計2025/2026年度紅棗產量將出現回落,但消費仍保持剛性,期末庫存將小降,對明年同期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責任編輯:唐正璐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