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yè)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快訊要聞

經濟政策對我國的影響也具有“J曲線效應”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08-12-31 13:52:38 來源:證券時報

  “J曲線效應”原本是國際收支調節(jié)理論中用來說明本國貨幣貶值后,最初經常項目收支狀況反而會比原先惡化,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但經過一段時間后,經常項目收支狀況開始得到逐步的改善。不過,將這一原理運用到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上,道理也一樣,即經濟政策的不斷推出對我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也具有“J曲線效應”。

  為避免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影響,我國從今年第三季度末就開始相繼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穩(wěn)定較快發(fā)展的政策,最近4個月的時間內,出臺經濟政策之多、力度之大,史無前例。

  不過,從12月11日以后國家統(tǒng)計局、海關總署以及商務部等陸續(xù)公布的11月份的宏觀經濟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CPI漲幅已大幅回落,但各主要經濟指標不容樂觀,我國整體需求增速在減緩,已經出現(xiàn)了明顯的通縮現(xiàn)象。

  宏觀經濟政策的推出力度與近期反映出的經濟指標不相稱,兩者出現(xiàn)了明顯的“背馳”,有些人懷疑政府推出政策的有效性或者認為力度仍然不夠,容易對政策失去信心,產生急躁情緒。如果明白了宏觀經濟政策也存在“J曲線效應”這個道理,大家對我國當前的經濟政策就會另有一番理解和認知。

  首先,任何政策從制定到推出直至見效,都有一個累積緩進的過程。經濟增長預期的好轉、有效購買能力的積累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下恐慌氛圍的消退都需要時間來完成。只有政策的累積效應逐步釋放,經濟才會“由量變到質變”,進入另一輪景氣周期。今年9月份以來,我國政府陸續(xù)出臺政策組合拳,這些措施無一不表明,“保增長、調結構、促發(fā)展”的政策已經成為當前和明年最值得關注的信號,社會公眾應該對未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充滿信心。

  其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國從2007年時的經濟高速增長一下子滑入了下降的通道?是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是我國經濟原本就該步入經濟周期性調整?我認為兩者皆有,以后者為重。從經濟發(fā)展周期理論來看,我國經濟不可能長期保持高速增長,因為那樣會出現(xiàn)經濟嚴重“透支”,必須要進行調整。未來6至12個月將是我國宏觀經濟減速和軟著陸時期。因此,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經濟增長總體上處于高位回落的過程,經濟增長放緩或下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末方有望回到總量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既然是這樣,就應當順其自然,遵循其發(fā)展規(guī)律。

  實際上,市場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對“市場失靈”的一種修正,不能夠太積極,太主動,更不能太頻繁,而且宏觀經濟政策的頻頻出臺也會影響人們穩(wěn)定的理性預期,助長短期行為。

  再次,在市場制度相對完善的情況下,只要不從根本上破壞體制一致性原則,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應就可以在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得到發(fā)揮,市場的自我組織功能也會使體制的運作和效率得以恢復和增強。而在市場化過程中,經濟政策效應的發(fā)揮往往離不開體制和機制上的相應變革,所以,把目光和精力更多地放在體制和機制創(chuàng)新上,才是確保經濟穩(wěn)定較快發(fā)展的根本保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lián)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lián)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xié)“期媒投教聯(lián)盟”成員 、 中期協(xié)“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