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錫市回顧 (一)行情回顧:宏觀與供需共振 2024年錫價先強后弱,中樞較2023年明顯抬升。上半年,錫價偏強震蕩。一季度,中國超預期降準與海外補庫周期預期下,錫價企穩(wěn)與21萬元一線附近徘徊。3月中旬,在宏觀的再通脹預期、制造業(yè)復蘇預期以及印尼錫錠出口禁令刺激下,錫價強勢反彈,4月末剛果M23武裝叛亂沖突提振錫價突破27萬元。5月中旬,市場做多熱情升溫,LME錫5月交割多頭持倉集中度高達40%,但由于倉單庫存極低,交易風險下錫價堅挺震蕩在27萬元附近。 下半年,錫價中樞逐步回調。7月,美國總統(tǒng)大選迎來變局,疊加ISM制造業(yè)PMI的超預期降溫,恐慌情緒升溫加速錫價的下跌,8月,海外局部流動性緊張引發(fā)的拋售潮下錫價回落至24萬元附近。9月,在傳統(tǒng)消費旺季加持與中國超預期的刺激政策提振下,錫價反彈至26萬元,但同時海外宏觀風險不斷提升,尤其特朗普交易升溫,錫價反彈空間受限。11月,特朗普勝選疊加緬甸佤邦復產預期,錫價大幅下挫回吐幾乎上半年全部漲幅,最低觸及23.15萬元。 (二)供需回顧:基本面強勁筑底 全球錫表觀消費增速不及預期,前三季度供需嚴重過剩,年末基本面逐步轉強。據(jù)WBMS,2024年1-10月全球精煉錫供應過剩超2萬噸,而去年前三季度全球精錫累計過剩約1萬噸。但從庫存水平來看,2024年全球錫庫存年均水平高于去年,但年度供需表現(xiàn)為緊平衡。上半年,全球交易所的錫庫存大幅累至近2.3萬噸后,在5月末迎來庫存拐點。至12月18日,全球錫顯性庫存約1.16萬噸,較年初減少0.22萬噸,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結合上海有色口徑的企業(yè)環(huán)節(jié)隱形庫存,則2024年錫隱形庫存增加了0.23萬噸,基本抵消了目前為止全球交易所錫錠的去庫量,表明市場對錫供應擾動的擔憂與錫價長期中樞的樂觀態(tài)度。 二、2025年錫市供需扭轉(一)供應變局:增量與回歸 2.1.1 原料供應:量級增產 近幾年海外部分印尼、緬甸的錫礦問題限制了全球28%的供應量。2025年,即使不考慮佤邦曼相錫礦復產,預計全球錫礦增量也有約1.78萬噸,較2024年有明顯改善。增量主要為原礦山的擴建與尾礦增產,包括中國內蒙古銀漫二期技改項目與一期合并后帶來的2500噸的增產機會,非洲比齊礦今年2季度完工的Mpama South有望帶來2000噸的增產,南美MassanganaTailings約1000噸的投增產,澳大利亞雷尼森及其尾礦合計約2000噸的增產與少量投產,以及西班牙圣何塞鋰錫礦床的投產可能性(下半年)。同時,今年印尼政府RKAB審批延遲導致錫錠(錫礦自煉出口出售)產量遠低于預期,2月天馬獲得政府審批延遲的配額許可后逐步恢復生產,但其他生產商恢復生產出口集中在2-3季度,以此估計2025年有望全面恢復帶來環(huán)比2024年約1萬噸的修復。 長期來看,2025年較今年原料的改善主要是有礦端回歸補充,新的礦山項目在未來4年里較少。據(jù)我們統(tǒng)計,2026年澳洲的露天礦Taronga錫礦有望投產(產能約3310噸,平均品位0.16%),非洲摩洛哥的Achmmach+衛(wèi)星礦Bou El Jaj有望投產(2026年貢獻1000噸,2027年貢獻超3000噸,2028年爬產至5000噸) 。2027年德國的泰勒奧瑟錫礦及周邊衛(wèi)星礦有望量產(合計產能約2850噸,平均品位1%),2027年納米比亞Uis尾礦庫回收率提升+Brandberg投產(產能接近1萬噸)。 2.1.2 錫錠供應:原料回歸 2024年在廢錫補充下,原料擾動對錫錠影響有限。今年前11個月中國精錫產量累計同比約9%,盡管7-8月頭部冶煉企業(yè)定期檢修停產致使產量下滑,前11月中國精錫月均產量為1.52噸,然為歷史最高水平。今年錫精礦加工費持續(xù)走低進一步反應礦緊錠松結構,不過自2023年佤邦禁采后中國再生精錫占比穩(wěn)定在20%~43%,加之現(xiàn)貨市場對遠期供需收緊的擔憂,現(xiàn)貨價格堅挺之下冶煉環(huán)節(jié)利潤改善,支撐錫錠產量的穩(wěn)定。 2025年在原料供應改善的基礎下,疊加印尼錫錠生產到出口的全面恢復,全球錫錠產量增速有望繼續(xù)釋放。今年前7月印尼錫錠出口量累計1.8萬噸,僅占去年同期的47%,尤其1-2月受RKAB審批延遲,錫錠出口量不足100金屬噸。預計2025年全球錫錠的額外增量主要為印尼較2024將近兩個季度約1萬噸的出口量補充,其次是原料供應的改善帶來預計0.6萬噸的增量。 (二)需求變局:新舊動能暫未換擋 根據(jù)2023年全球錫消費結構,錫焊料占比48%、錫化工占比16%、鉛蓄電池占比7%、錫合金占比7%。其中,在錫焊料消費結構中,智能設備占比33%、家電占比27%、汽車電子占比20%、光伏焊帶占比11%。2025年,在消費電子高基數(shù)下增速放緩壓力、家電消費韌性、光伏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預計分別對整體錫消費產生1%、0.7%、0.5%的提振,環(huán)比2024年消費增速下滑。 2.2.1 電子:維持弱穩(wěn),警惕技術封鎖 2024年上半年從半導體到智能終端推動行業(yè)預期爆發(fā),下半年前海外對華技術封鎖壓力加劇,因此2024年全年電子行業(yè)景氣度呈前高后低走勢。2025年技術封鎖影響仍將延續(xù),預計全球消費電子增速或將收窄,對錫消費的支撐邊際減弱。 據(jù)世界半導體貿易統(tǒng)計組織,預計2024-2025年半導體行業(yè)銷售額同比分別為19%(超預期)、11.2%,IDC預計2024-2025年半導體行業(yè)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7%(超預期)、15%,進一步驗證2024年消費電子的超預期復蘇勢頭,但2025年面臨高基數(shù)下增速放緩的風險,落地至錫消費,預計將對整體錫消費增速帶動約對整體錫消費增速帶動約為1個百分點。 2.2.2 家電:具備韌性,關注國補力度 除焊料外,約66%錫化工應用產品為PVC催化劑與穩(wěn)定劑,其中約65%PVC產品應用于家裝,而在錫焊中約27%可應用與家電產品。2024年地產低迷的背景下,家電市場去地產化特征愈發(fā)明顯,產銷同比高增長與海外補庫周期、中國以舊換新政策有關:今年前10月中國空調、冰箱、冷柜、洗衣機產量增速分別高達8.2%、8.5%、15.2%、6.7%,其中前三類制冷型家電產量增速在年末仍有擴張趨勢。 2025年家電行業(yè)仍然存在5%的增速,在內外政策與周期下,預計家電市場有望維持旺盛。但綜合考慮空調行業(yè)庫存高水平、政策持續(xù)性問題,謹慎認為2025年家電消費增速約5%,對錫整體消費增速帶動提升至0.7%。 2.2.3 光伏:增速放緩,但增量仍可期 2024年前10個月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速達27%,遠低于2020-2023年同期水平,2025年新增裝機量增速或將繼續(xù)下滑。據(jù)CPIA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約470GW,BNEF與TrendForce樂觀認為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為627GW或596GW,增量的拉動主要來自拉美、中東等地區(qū)需求增長。但若結合中國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的下滑考慮,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預計約560GW,這也意味著2024、2025年全球光伏領域新增裝機容量耗錫消費量分別為2.35萬噸、2.8萬噸。 (三)2025年供需平衡預測 根據(jù)上述對基本面的分析,預計2025年全球錫市分別存在0.25萬噸的過剩。其中,供應環(huán)節(jié),即使不考慮佤邦曼相錫礦復產,預計全球錫礦增量也有約0.78萬噸的增量,加之明年印尼錫錠生產出口的全面恢復的修復,預計2025年全球精錫產量增長4.5%約1.6萬噸。消費方面,基于2025年消費電子高基數(shù)下增速放緩壓力、家電消費韌性、光伏增速放緩的考慮,預計分別對整體錫消費產生1%、0.7%、0.5%的提振,環(huán)比2024年消費增速下滑,全球整體錫消費增速約2%。若佤邦曼相錫礦復產,預計全年供需過剩加劇,進一步施壓中樞下移。 三、2025年錫市行情展望與策略 2025年全球錫市預計存在0.25萬噸的過剩。其中,2025年全球錫產量級恢復,增量或約為1.6萬噸,消費增速則有所放緩,與消費電子前期高基數(shù)、海外技術封鎖風險、光伏裝機增速放緩有關,預計2025年全球錫消費增速約3%。 短期來看,在特朗普+降息周期下,美元下行周期有望對金屬價格形成支撐,考慮到2025年錫基本面轉弱,預計錫價中樞有所回落。節(jié)奏上,2025年上半年在海外財政與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錫季節(jié)性的累庫壓力下,預計錫價偏弱震蕩為主;下半年,在流動性改善及全球經濟共振弱復蘇的趨勢下,錫價有望迎來反彈。綜合來看,預計2025年滬錫主力合約參考區(qū)間20萬-27萬元/噸,均價約24萬-24.5萬元/噸。 長期來看,雖然2025年的供需寬松由供給端引發(fā),但短期供給的增長是以復產而非新增,因此從年線上看,錫礦資源稀缺性依然有望賦予價格長線高估值。 風險提示:佤邦復產超預期或不及預期、海外技術封鎖、關稅政策超預期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