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chǎn)業(yè)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wǎng)首頁 >> 產(chǎn)業(yè)&金融精選

2022年總結:死亡與超越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wǎng) 時間:2023-01-18 11:57:24 來源:新浪財經(jīng)

前言:


再次賦予時間以壯麗感,我們又來到了這個特殊的節(jié)點。人們授予這個時間節(jié)點意義,不在于這一天有多么悲壯和深刻,相反它是那么的平庸及寡淡。但人們也總是會在這無數(shù)平庸的日子里挑出這么一天,然后提醒我們希望和紀念。人們常說過年好,過年好。然而實際上過了年卻不一定會更好。但人生如果沒有停頓和祝福,那該多累啊。


今天我們就來每年一次的停頓,為2022年徹底劃上一個終止符。今天太陽照常在黎明升起,我們來聊聊死亡與超越。


一、記憶


我的記憶開始混亂。去年的某一天,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近死亡,也是有自主意識以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社區(qū)接種疫苗后,三十分鐘的醫(yī)學觀察期內(nèi),我突然暈倒,意識慘白,只記得排隊接種前我還拿著手機在看柏拉圖的《理想國》,上面討論著什么是正義。大概幾分鐘后,我又醒了過來,當場發(fā)呆,頭腦空白,意識模糊:我現(xiàn)在在哪?我在做什么?這里是夢境嗎?我是誰?這些問題困擾了我一小會,隨后我開始回憶今天所做的事情,從早上到現(xiàn)在,呆呆的發(fā)愣在原地;又過了一小會兒我才反應過來。


醒悟過來的我突然釋懷,原來生命如此脆弱與渺小。同時在腦海中重復出現(xiàn)這兩個畫面:


一個是蘇軾的《赤壁賦》中的一句話: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另一個是蘇格拉底被處決前的一段話:逃死不難,逃罪惡難,因為罪惡往往比死亡跑得更快;如今我年事已高,行動遲緩,我已經(jīng)不怕被死亡這種跑得慢的追上;可你們還年輕,那罪惡這種跑得快的東西就容易抓住你們;你們判了我死刑,我即將離去,而你們也將被真理判為不義的惡徒。


此刻我是超然于世的臨江之仙蘇軾,也是困于牢獄準備飲鴆的蘇格拉底;此時我似乎看透了生死,感悟到了超越。事后回想起,記憶中的一個畫面是對人生短暫的感嘆與無助,也是蘇軾及我對無窮及超越的渴求。另一個畫面則是如何理解及面對死亡,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這兩個畫面重復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死神的永生和眾生的渺小。在死神面前,我們什么都不是。正如《三體》中的一段話:燈塔建成的那天夜里,我遠遠地在海上看著它發(fā)光,我突然醒悟過來,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將逝去,唯有死神永生。這是迄今為止我對死亡唯有的一次感覺,醒后躺在那的瞬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好好的活著,更應該健康的生活;節(jié)制,運動、強身健體,珍惜韶華。我有著大好青春,未來不可估量;我有著宏大夢想,不應留有遺憾;至少此時此刻,我還不能在這個世界上消失;我們還肩負責任,懷有使命。


二、死亡


從那以后,我開始認真思考關于死亡的問題。


哲學理應誕生于對死亡的思索和理解。樸素原始的唯物主義的死亡觀認為死亡是一種必然的終結,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即死亡是一切的句號。這也是大部分人面對死亡時的想法與觀念,基于此,人們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便再也正常不過。所以對抗死亡及對死亡的忌憚成為了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仔細思考一下,對抗與忌憚有用嗎?它除了讓我們尋找心理上的安慰之外,并沒有任何作用,求神拜佛也是如同此理?!八劳鍪俏ㄒ灰蛔肋h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將逝去,唯有死神永生?!彼赃@并非良方,因為它不真實且不長久;從某方面來講,我們這一生都在追求確定性及永恒,而此方法正與之相悖。


我們往深處繼續(xù)推敲,人對死亡的恐懼更源自于我們認識到了生命的有限性及死亡的終結性。我們終將逝去,且可能在某一個你認為的風平浪靜的夜晚。在此基礎上,我們很容易得出人生終將歸于虛無之中的結論。我們活著終究要面對死亡,那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或者說,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我們活著是為了什么?所以本質上而言,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不在于死亡之后我們要面對的一個什么樣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否是天堂抑或是地獄,會不會有痛苦與折磨,是黑暗還是光明;而是活著時候的不確定性及虛無帶來的精神損耗與折磨。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的永恒及確定性,但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控,同時也充滿了不確定性,更是短暫且轉瞬即逝;而正是這種狀態(tài)很容易讓人卑下怯懦,從而充斥著對人生的虛無感。


人生的虛無使人悸恐與無助,然而虛無的根源在于我們短暫的一生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內(nèi),有太多事情值得我們?nèi)ネ瓿桑谕涣暨z憾,然而事實的重擊卻告訴我們這并不總如愿?,F(xiàn)實的窒礙及人生固有的虛無注定讓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尋找終極答案。我們直接面對了這兩組矛盾,且這兩組矛盾無法調(diào)和與解決,因為它們本就無法得以解決。


同樣的,世間有很多問題我們無法解決,其本源也無法被認知;比如浩瀚的宇宙,比如未知的死亡,比如變幻的人性。一個是廣袤而無法被認知理解,一個是未知而無法被感知認識,一個是變幻無窮而無法被理會明了;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類事物——無法被我們解決,也注定無法被我們徹底認知。


三、超越


在此期間我終于認識到:從根本上說,最大、最重要的人生問題都是解決不了的——它們不可能解決,而只能超越。


《斐多篇》中蘇格拉底泰然赴死,認為死亡只是肉身在可見世界的消失,而非一切歸于無,不朽的靈魂回到一個“更好的世界”;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度重視可見世界中的身體和物質。同時,身體是有朽的且身體的感官是善于欺騙的,世界上的眾多物質都是幻滅、不完善的,他們只是理念世界的模板。在可見世界中,身體用感官去感受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尋求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同時身體還有各樣的欲望,經(jīng)受著世界提供的無數(shù)誘惑;對某種事物的貪求,使身體陷入某種不可自控的境況,讓身體陷入疾病與痛苦之中,并總是處于某種情緒之下,以此拖累靈魂,使靈魂失去純凈與安詳。顯然,這樣一個充斥著欺騙、欲望的身體對不完美不真實的物質世界的留戀是不被提倡的。所以,蘇格拉底認為以正確的方式獻身哲學的人,都是在準備著死亡;他們的哲學訓練就是為了使身體和靈魂分開,使靈魂不受身體的束縛和拖累,這也衍生出了靈魂不朽的理念。所以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得好,即活得體面,正派。至此,我們便能理解《申辯篇》的那段話,“逃死不難,逃罪惡難,因為罪惡往往比死亡跑得更快……你們判了我死刑,我即將離去,而你們也將被真理判為不義的惡徒?!蔽壹纫训弥胬恚趾螒譃檎胬慝I身;甚至在死亡這個過程中,蘇格拉底也得以升華。因為在他看來,逃死容易,但是逃死背叛了我的正義理念;如果繼續(xù)活著,只能阿諛奉承的生活,也就再無資格宣揚自己的正義理念。我們總是渴望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比如正義、勇敢、智慧和愛。蘇格拉底的恬然赴死正是為了他所理解及踐行的世界觀和哲學體系而獻身;他的死亡超越了價值判斷,是對信念的堅守。在人類的漫長歲月中,總會有幾顆高昂的頭顱,幾雙明亮的眼睛,他們洞察了時代,并敢于正視內(nèi)心,他就是其中之一:這就是蘇格拉底對死亡的超越。


《莊子》中有記錄: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在莊子的認知中,死亡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他是個智者,對生命看得通透,對死亡更是看得淡然。“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外篇·知北游》),白駒過隙,生命短暫;生命就如呼出的氣息,雖然有長壽短命的區(qū)別,但是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都只是一瞬間罷了,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對待生死的觀念;這是莊子的“齊物觀”。人的生命太短暫,但倘若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義,再長壽也是枉然。相對于宇宙洪荒,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而易逝,就如同微弱的陽光穿過小小的罅隙一樣,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生命的渺小在這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這個理念下,我們應該去服從天地之規(guī)律,我們本來就不屬于這個世界,在經(jīng)歷了由無到氣,由氣到形,有形后再有生命,到最后死去;這是和春夏秋冬四時變化一樣,不可改變的規(guī)律;這便是莊子的“齊生死”。從宇宙誕生的角度,我們的身體都是原子構成,如果它們和我們一樣有記憶的話——它們會記得,在數(shù)十億年前,太陽系本是一團彌漫幾十光年的星云。由于太分散,不能夠成為恒星。由于一次恰巧的超新星爆發(fā),帶來能量的攪動,才讓星云收縮成為太陽系。所有的生命與非生命的誕生,都源于恒星和它周圍一切的毀滅。然后它們就奔赴原始太陽,最后降落到這個星球上。所以根本就無所謂生死,或者說死亡不過是回歸原點: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們理解死亡,實際上可以將二字拆分。這是馬丁·海德格爾的理念?!八馈笔且粋€過程,就好比人從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邊緣,我們過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都是走向死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人的存在本就是向死的過程。而“亡”是一個人生理意義上真正的消亡,是一個人走向死的過程的結束。所以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死”,我們也是在向著死的方向活著,這就是“向死而生”的道理——也是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既然死亡與虛無的矛盾我們無法解決,那我們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人貪戀欲望滿足的本能力量相比,在思想上把人逼進絕路,人在精神上便可覺醒。這種超越實際上是在讓我們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將人生比喻成一場比賽或是一場有終點的旅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享受著路旁的風景,我們伴隨著同行的人;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煥發(fā)出生命的積極進取意識和內(nèi)在活力。我們通過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質量和長度,來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標的密度;只有這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展現(xiàn)出無限的可能性。在此意義上,因為我們無時無刻是在向著死亡奔跑,所以我們應當過好我們活著的每一天、每一個小時甚至每一分鐘、每一秒,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自由——這是一種積極入世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延長有限生命的一種辦法——將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過好:這也是我們對死亡超越的一種方式。


四、結語&祝福:


我們這個時代缺少信仰、正義與真理;愛與尊嚴也同樣枯窘貧乏。貧者無立錐之地,日為衣食所累;富者飽懷不足之心,貪淫戀色。無人思考真理,亦無人追隨正義;愛的成本太高,尊嚴被任意踐踏;學徒們拾人牙慧,無人羞愧;商人們按部就班,無利免談。


社會亂象叢生,亦如總是不被理解的混亂交易市場。這個世界會變好嗎?我想,這個世界應該不會再變好了。如今人性中惡的一面占據(jù)社會風氣的優(yōu)勢,善的一面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就如同黑暗中的幽光,我們親眼看著它一點點熄滅。世界一天天的變壞,期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我們周邊唯一的善念,只存在于極親的親人,極個別的好友以及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之中。


但歸根究柢,根源在你,也在于我。


所以一愿我們對身邊的人好,對自己好。我們對陌生人好,很容易,因為無非一次,表演一次,也是無妨;可是日復一日,平常一樣,對自己好,對身邊人好,就難了。人生有味是清歡,平常中能做到的,遇變才會波瀾不驚。對陌生人好,是禮貌;對身邊人好,是教養(yǎng);對自己好,是慈悲。然而現(xiàn)實中我們往往有禮貌而無教養(yǎng),亦無慈悲;對陌生人好而怠忽身邊人,對自己也同樣輕率疏忽。對身邊人好,在于重視對具體人的愛,接受具體人的缺陷及瑕玷;我們往往都喜歡抽象人及紙片人,因為他們臻美無暇,但現(xiàn)實中的我們總是有各種弊病與舛誤,這是一組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我們往往高估自己的美德,認為自己總是比身邊人更睿智,更重要,更優(yōu)越杰出;然而實際上一個人總是有著這些那些的問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所以愿我們對身邊的人好,去接受具體的人,接受身邊那些一直陪伴著但又總是被我們忽略的人。對自己好,最簡單的在于慎獨。做到意念誠實,莫自己欺騙自己,讓自己內(nèi)心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質問。


二愿我們尋覓真理,追求正義,心懷節(jié)制。這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弊病,正如上面所總結的,根源在于你我。真理難求,正義難覓;無非在于人心,所以愿我們都能心懷節(jié)制,去追求我們所理解的正義,去探索我們所理解的真理。正義和真理就如同我們理想中的圓,它必然存在,但是它在我們手上可能永遠無法畫出,而只能無限接近。心懷節(jié)制,在于希望我們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當你經(jīng)歷了人生的低谷,就能明白平淡的幸福是有多幸福,珍惜所擁有的,珍惜身邊人;位高權重時同樣需要節(jié)制,不折騰,不放縱;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身體上的不節(jié)制導致我們身體的敗壞,心靈上的不節(jié)制誘導我們心靈上的墮落;這并非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我們卻天天都在有意無意的放縱自我:晚睡晚起,刷庸俗的劇,看乏味的視頻;體驗著卑俗無聊的低級快樂,這種快樂短暫且瞬息即逝——歸根結底,在于我們內(nèi)心缺乏節(jié)制,放縱自己的身體及心靈。


三愿我們找到人生意義,超然于世。關于生死,關于人生感悟,我們描述了這么多,最后又如何?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古詩云:“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xiāng)”。無論是陶淵明,還是杜甫,或是唐寅;終前所言皆為遺憾:有未盡興的灑脫,有大業(yè)未酬的無奈,更有對此生失意的惋惜。遺憾注定存在,但這并非我們所求。人生在世,我們依舊要回歸到“超越”這個話題——超越有限的生命,超越平淡的人生。此前我們畏懼死亡,害怕死亡,無非是對死亡及其深層含義不理解,然而實際上死亡并不可怕——在蘇格拉底看來,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對所堅守信念的退卻;在莊子眼中,死亡就是回歸物質本源,無物無我,無我無物;在我們大部分可理解的世界觀中,認真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刻,發(fā)揮其最大價值及意義,并在此基礎上獲得生命的自由,展示出生命的無限性——這或許是我們普通人超越有限生命、坦然面對生死的最佳方式。


四愿大家好運連連,新年快樂。


后記:


本文為個人年終總結,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和個人心境的成長之路。本文主要觀點來源于《存在與時間》、《西西弗神話》、《理想國》、《斐多篇》、《申辯篇》;其中部分思想及文字亦源于《三體》、《生死疲勞》、《莊子》、《太乙金華宗旨》、《圓圈正義》、《悉達多》、《局外人》等書籍。以上也是今年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幾本書,同時也推薦給大家閱讀。


責任編輯:翁建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nèi)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diào)整或刪除。

聯(lián)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chǎn)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wǎng)

沈良宏觀

七禾調(diào)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lián)盟

技術支持 本網(wǎng)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xié)“期媒投教聯(lián)盟”成員 、 中期協(xié)“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