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中國GDP增速目標設為5.5%左右,而赤字率安排在2.8%,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首次低于3%。去年四季度國內GDP增速僅為4%,經濟增長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俄烏沖突以及各種制裁引發(fā)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經濟穩(wěn)增長壓力驟升。 今年可能成為基建大年 去年國內出口雖然超預期,但與特定的疫情演變有關,不一定具有持續(xù)性。面對經濟中的三重壓力,投資的可控性較強,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推動經濟企穩(wěn)、改善市場預期。在去年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基建投資分別占24%、25%。去年房地產投資由于房屋銷售下滑、資金吃緊,投資增速持續(xù)下滑,全年僅增長4.4%,相對于8.1%的GDP增速明顯偏弱。今年房地產投資政策已經偏暖,但是短期內房地產投資或難以有大的改觀。去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僅有0.4%,今年基建投資被寄予穩(wěn)增長、穩(wěn)預期的厚望。 那么,具體到基建投資的執(zhí)行上關鍵是要落實項目和資金。項目方面。據國家發(fā)改委統(tǒng)計,截至2022年2月12日,中國PPP項目投入建設和運營階段的有1831個,投資額為2.72萬億元;還有總投資額高達8.33萬億元的儲備項目有待投入建設運營,其中1641個項目處于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階段,1151個項目處于實施方案審查階段,3164個項目處于社會資本方遴選階段。中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只有發(fā)達國家的20%—30%,且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仍然較大,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潛力巨大。資金方面,雖然赤字率下降,但是中國財政通過跨年度調節(jié),僅中央本級財政調入一般預算的資金,就達1.267萬億元(央行已經上繳利潤1萬多億元),是去年的6.6倍。這個資金量,相當于提高赤字率一個百分點,財政支出強度是有保障的。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指引下,2021年12月中旬,財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1.46萬億元2022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實際操作中,2022年1月各地發(fā)行地方債規(guī)模為6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365.64億元,近乎翻倍,其中60%直接投向了基建??紤]到以前年度財政結余資金、政府引導基金、城投債等多種資金來源,基建投資資金也是比較充裕的。人民銀行公布的1月金融統(tǒng)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億元,是單月統(tǒng)計高點,同比多增3944億元?;蛟S佐證,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正在有條不紊地準備和落實中。 新基建和傳統(tǒng)基建都要抓 基建投資應配合中國經濟轉型發(fā)展的大方向。新基建與傳統(tǒng)基建相結合才能穩(wěn)住經濟基本盤。“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很多重大項目既涉及新基建,也包括傳統(tǒng)基建,兩者是相互融合的。 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除了傳統(tǒng)的交通、水利、城市管網建設等以外,在5G基建,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壓、工業(yè)互聯(lián)網、汽車充電樁(加能站)、城際軌道交通等配套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方興未艾。從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有21個地區(qū)將推動5G建設與布局等工作,8個地區(qū)明確規(guī)劃年內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已達約27.6萬個。隨著新基建在基礎設施投資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它將通過上下游聯(lián)動效應,進一步帶動新型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投資。 注意低估值藍籌板塊 基建大年,考慮的就是建筑材料的買入機會。之前提示的鋼鐵、煤炭、水泥、玻璃、PVC、瀝青、銅、鋁等都出現了較大的漲幅。比如鐵礦石,幾個月時間漲了60%。歷史上看,目前的價位也不低,況且中國的城鎮(zhèn)化速度已經放緩,房地產的建設投資增速也在放慢。部分改善型需求,通過拆舊建新來解決,需要的螺紋鋼部分通過回收再造,不需要鐵礦石。鋼材的其他需求主要看軌道交通、汽車、家電等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卷板上。 當然投資人應將視野拓寬些,寬信用、穩(wěn)增長必然對銀行、保險等資產規(guī)模的增長及利潤的提升有利。減稅減費和適度的經濟增長,也會提高企業(yè)利潤,增加個人的收入,進而有助于化解風險、改善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等。從整個大金融、大基建板塊看,其估值無論從市盈率還是從市凈率的角度看均處于歷史偏低水平。比如,基建板塊普遍的市盈率不到10倍,市凈率也僅約1倍,均處于歷史低位。而基建板塊整體股息率在2%以上,遠高于A股平均水平。在大金融(銀行、保險)、大基建(交通、水利、電力、建筑、建材、房地產、5G、新能源)等板塊挖掘機會,抓住內外股市大跌的機會,逐步吸納低估值藍籌板塊,或適時買入股指期貨IF、IH、IC等都是好的策略。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