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只要收益率上來了,其它都不是重要的因素,詬病無效。只要能賺錢,就能吸引新增資金源源不斷地申購買入,市場只認這個理。在這個“機構?!钡哪甏?,2020年全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54%,有89只基金全年收益甚至翻番。 2021年開年A股很迷幻,單純看上證指數(shù)還是不錯的,已經(jīng)站上3600點,月漲幅已經(jīng)接近4%。但大相徑庭的是,很多投資者卻在虧掉2020年為數(shù)不多的盈利,即便是機構抱團的資產(chǎn),也出現(xiàn)了巨大的分化,選擇去年的“抱團資產(chǎn)”未必就能贏。 在賺錢依舊艱難的情況下,還有另外兩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一是公募基金發(fā)行依舊火爆,易方達一只基金日發(fā)超2000億配售率還不到7%;二是南下資金越來越龐大,港股被炒得熱火朝天,特別是大型科技股被瘋搶。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公募基金發(fā)行火爆其實是可以預期的。2020年公募基金新發(fā)了3.1萬億元左右,而這些資金大多數(shù)都成為“抱團取暖”的后續(xù)資金。什么意思呢?比如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買了茅臺,茅臺漲了基金收益率上升,然后再發(fā)幾只新基金就很容易了,新發(fā)的基金繼續(xù)買茅臺或其它白酒公司,然后營造白酒“永不倒”的市場氛圍,收益率繼續(xù)上升,如此循環(huán)往復。基金只要收益率上來了,其它都不是重要的因素,詬病無效。只要能賺錢,就能吸引新增資金源源不斷地申購買入,市場只認這個理。在這個“機構?!钡哪甏?,2020年全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54%,有89只基金全年收益甚至翻番。 試問基金如果有這樣一個收益率,到2021年怎么不會繼續(xù)大賣?況且2020年并不是A股的大年,大多數(shù)外圍資金并沒有大舉進軍A股。而到2021年或者繼續(xù)往后,至少有兩路大額流動性有望向股權市場轉移,一個是銀行理財資金,一個是房地產(chǎn)資金。銀行理財資金從2020年開始向權益資產(chǎn)轉移,但數(shù)量有限,這部分資金的總規(guī)模大概有20萬億元到30萬億元,這些資金看不上銀行定期存款那點收益,但又不知道自己投資什么好,所以選擇專業(yè)機構,也就是銀行代客理財,以前銀行拿著這些錢主要是通過信托進入房地產(chǎn)市場,現(xiàn)在銀行要么自己進入股權市場,要么和基金合作,這就是為什么公募基金這么火爆的原因。其次是從房地產(chǎn)市場里溢出的資金,這個存量就很大了,起碼百萬億以上。這幾年其實一直在溢出,但相信隨著股權市場賺錢效應越來越明顯,而房地產(chǎn)市場越來越難賺錢,這個轉移速度還會加快。 但大家也心知肚明,“抱團”這個事情,小范圍內好控制,如果擴大范圍,則不好控制,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而且,過于極端的“抱團”容易引發(fā)估值風險,比如白酒從20倍估值開始“抱團”,人家說你是價值挖掘,到30、40倍了,人家可以說你是合理估值,但50、60倍以后,很多人可能就不敢發(fā)言了,到80、100倍估值,你還要一片掌聲,那就有點過分了。進入2021年,白酒板塊是不是出現(xiàn)了分化?肯定會。很多白酒股盈利年增幅只有個位數(shù),估值卻上百倍,怎么說得上合理? 另一方面,各種渠道涌進機構的資金越來越多,炒高的老“抱團資產(chǎn)”不能繼續(xù)玩了,怎么辦?先找一個估值洼地玩玩,那就是港股。港股為什么被爆炒?有兩個原因,一是很多優(yōu)質上市資源A股沒有,比如騰訊、阿里等等,這些公司體量比較大,進出方便;二是部分A+H股差價巨大,兩市套利空間大。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畢竟港股是一個向全球資本開放的市場,雙向做市的機構都很強悍,國內機構割國內韭菜容易,但遇上國際大鱷是不是能收割人家,還是被反收割就很難說了。比如大家看到本周港股ETF一天漲停一天跌停,一只ETF基金如此“蹦極”根本讓人看不懂節(jié)奏,周五也是港股把A股拖下水,按理說外圍并沒有大跌,港股完全沒必要如此跳水。 于是,很多新增機構資金開始各種突圍,也就是不拘一格選“新核心”。今年之前什么是“抱團核心”?肯定是大消費,肯定是白酒。這也是為什么2020年全年大消費和大科技此消彼長的原因,都去抱團大消費了。但是,當大消費都向60甚至100倍估值看齊的時候,2021年是不是還是能成為“抱團核心”?這個見仁見智,但肯定會有分化。為什么最近高價次新科技股有所異動?要知道幾百元一股的高價科技股幾乎不是散戶可以觸及的,大多數(shù)都是機構或者大戶的“標配”,它們?yōu)槭裁串悇??業(yè)績增速有保障、估值比大消費還低、行業(yè)賽道優(yōu)異,這就是股價異動的原因。每年底到來年初都是炒業(yè)績浪、高送轉預期的時候,如果這些次新股還疊加估值偏低的優(yōu)勢,肯定會被市場挖掘。 所以,與其去羨慕高高在上的“老核心”,不如潛下心來仔細研究“新核心”,重點就是業(yè)績增速50%以上、沒有送轉過的小盤次新股、科技含量高的優(yōu)質賽道細分龍頭。很多人認為機構現(xiàn)在都是“棄小從大”,這也是相對的,舉個例子,如果一家公司總股本1億股,每股收益2元,是新上市的高科技次新股,那機構完全可以把它看成總股本10億,每股收益0.2元的標的去做,只是吸籌要麻煩一點而已,但好公司就會有好價格、高市值。大家看看目前幾百上千元的公司,哪個估值又超級高呢?基本就是60到100倍,這個估值和“老核心”的白酒不是差不多嗎?很多時候機構眼中的“小”是指業(yè)績差的低價雞肋企業(yè),在注冊制之下,這些企業(yè)被大浪淘沙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有很多“小而美”的企業(yè),卻未必不是好企業(yè),而且這些企業(yè)的總市值未必小,或者說增長潛力大,行業(yè)天花板高,它們也可能成為機構的新目標。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chǎn)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wǎng)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