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禾網7、現在市場上有一種聲音,認為“2017年的行情特征導致做CTA量化非常艱難”。就您看來,不利于傳統(tǒng)CTA策略的這類行情,在2018年還會不會延續(xù)?為什么? 言程序:市場是有周期循環(huán)的,熱錢會流往有收益的地方。2017年的熱錢往全球的藍籌股票移動,A股市場也不例外。在全球升息的背景下,股市還沒到頭,但是這一周有階段性見頂的可能!一旦股市真正出現走空,熊市熱錢就會往商品移動,像2015年股災后,2016年商品CTA就有很好的行情。另外一方面現在商品的價格現階段仍處于低檔,2017年的沉寂,可能換來2018年會相對有比較大的行情出現,所以會比2017年好做。還是要強調,即使我對2018年的商品CTA表示樂觀,但還是要搭配股指的CTA與擇時避險價值型股票,言起以這樣的投資組合面對2018年。 七禾網8、自運作基金產品以來,言起投資連續(xù)四年獲得良好收益。言起如何做到不管牛市、熊市、震蕩市、品種共振或品種分化,都能獲得正收益?如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穿越牛熊? 言程序:言起的優(yōu)勢在于三足鼎立:商品CTA、股指CTA、擇時避險價值投資,唯有投資組合分散,任一方位能獲利,都能帶動整個產品凈值向上攀升。簡單來說交易獲利來自順勢,牛市靠股票,熊市靠期貨,震蕩市靠股票與期貨之間的價差,這需要很多組交易在風控的前提下,讓策略賺到該賺的錢! 七禾網9、現在內盤商品期貨大約50個品種,有的波動大,有的波動小,有的走階段性趨勢行情,有的走階段性震蕩行情。言起做商品期貨,是簡單的全品種覆蓋,還是對品種有所精選?如何精選? 言程序:有精選,全品種都在觀察的名單中,透過濾網: 1.流通性 2.強固性 3.大數據分析,篩選出符合的品種。 七禾網10、針對不同的商品期貨品種,言起用的是相同的策略,還是不同的策略?為什么? 言程序:有相同也有不同,透過演算法依據各品種在各策略的表現配出適當的投資組合權重。在2016年螺文鋼跟焦煤、焦碳的投資組合權重依序加大,在2017年年中也是有類似的變化。 七禾網11、言起在內盤商品期貨、股指期貨、股票的策略搭配上,有何亮點?在商品期貨、股指期貨、股票的資金分配上如何設置?策略搭配和資金比例會不會隨著市場變化而調整? 言程序:我們從2010年有股指以來參與內盤,2011年正式開始交易,2013年運行第一支陽光化私募基金產品(財通公募基金專戶-七禾言程序交易團隊零號基金)至今邁向第8個年頭,總結存活下來的經驗就是對市場存有敬畏之心。我們經歷了2013年市場的盤跌,2014年的大多頭,2015年的股災1.0、2.0、3.0,2016年商品CTA的大紅包行情,2017年藍籌漂亮50的亮眼表現,2018年2月第一周的股災。言起在每一個會計年度能夠帶給投資人正收益的亮點,就在均分風險在商品期貨、股指期貨、股票的策略搭配上。看似簡單的三分天下,內涵不去預設立場,在這三足鼎立的過程,每一年自動按表現去增減投資組合權重,用資金控管鎖住風險,進而獲得風險可控下的穩(wěn)健收益。 七禾網12、言起會不會主觀判斷某個領域未來可能行情比較大,然后提前加大這個領域的資金投入比例?為什么? 言程序:不會主觀判斷,但是會宏觀判斷,畢竟資金的熱錢會流動,例如2018年伴隨全球升息,債市走空,我們就把資金布局在股票跟股指期貨避險上,但同時2018年股市會有漲多回調的風險,商品也在底部。一旦發(fā)生股市大跌或走空,商品期貨就有行情的機會。所以就會說到言起的三足鼎立,按每一年自動按表現去增減投資組合權重,用資金控管鎖住風險,進而獲得風險可控下的穩(wěn)健收益。在上一周股市大跌中,避險后獲得的盈利相當亮眼! 七禾網13、在A股市場,言起的選股邏輯是怎樣的?目前這個階段選出來的股票,主要是哪些類型的股票? 言程序:股價=合理的本益比+波動 獲利、穩(wěn)定、成長,每個國家都一樣,就是這三點。獲利且具穩(wěn)定性,又國家許可,簡單說先篩個底層,把不賺錢的公司去掉,其次要挑穩(wěn)定的,然后衡量獲利的穩(wěn)定度、股價的穩(wěn)定度 (這有時候跟產業(yè)特性也有關系),最后是成長,這產業(yè)這公司未來會不會持續(xù)成長。所以選的都是上證50以及滬深300的龍頭等的漂亮50!包含藥、酒、銀行、金融、汽車、能源...... 七禾網14、言起對股指的應用比較精妙,貴公司如何靈活搭配股指,以做到股票多頭部位既能獲得收益,又能起到保護作用? 言程序:量化價值選股選的都是上證50以及滬深300的龍頭等的漂亮50,搭配IH、IF做敞口0%~50%,在上漲過程中敞口沒有放大,始終在對沖避險未知的下跌,一旦出現行情向下,立刻全對沖,透過期貨避險的獲利+所選的股票抗跌,自然能起到保護價值型投資標的的功效。 七禾網15、言起對三個股指之間的套利做的很不錯,請您談談股指期貨套利方面的經驗。 言程序:如果是純股指間的,IF跟IH的套利是有邏輯的,在2017年言起表現最穩(wěn)的套利策略是買IH空IF,因為IH比IF表現來的強,因而有良好獲利,延續(xù)至2018年。而IC本身沒有跟IH、IF的股票重疊,所以在使用宏觀套利上(買IH空IC或買IF空IC)本質上是兩個策略,必須要分開個別風險控管,盡管在2017年是獲利最好的策略,但是在2018年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宏觀套利上要懂得有所變化。 七禾網16、2017年以來,股票市場價值投資的方式似乎逐步成為主流。有人買漂亮50,有人買漂亮20,有人買漂亮10,并且對這些股票非常樂觀。您對這類投資方式有何看法?這類方式的最大風險是什么? 言程序:藍籌是國家之根本,他背后代表的是獲利、穩(wěn)定、成長,每個國家都一樣,股神巴菲特持有20年的可口可樂,不諱應短期波動就賣出,這是長期投資人都必須學習這種價值投資者的耐心。所以公募的資金長期就是價值投資,而私募是追取絕對報酬,但股市又不會只漲不跌,所以要搭配對應的衍生性金融產品,來降低純多頭的波動,確保每年的正收益,穩(wěn)健增值才是私募基金、主動管理的真正價值! 七禾網17、2018年6月,A股將正式納入明晟MSCI指數,這對中國股市總體上會有哪些影響? 言程序:MSCI今年6月起調高中國A股權重,自2017年來漲幅明顯超越滬深300、上證180、FTSE A50等其他A股指數,2017年來MSCI指數漲幅超過5成。內地CPI、PPI超出預期, 人民幣擺脫貶值預期, 有利于提升市場信心。我們仍看好十九大后的A股表現, 當中可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從經濟的基本面看。建議投資人可逢低繼續(xù)關注有色金屬、鋼鐵、化工、建材、造紙等周期股和金融板塊; 同時人民幣升值對航空、造紙等行業(yè)有積極影響。另外, 晶片和半導體、5G 與物聯網、網路安全等題材股亦是可關注的對象之一。 (資料來源: 彭博, 至2017年9月20日) 根據MSCI在2017年8月31日的月報,MSCI中國指數內包括的股票數量為149檔,當中十大成份股占56.29%,十大成份股相對集中。截至2017年8月31日,就MSCI各類股配置比重方面,MSCI中國指數在資訊、科技板塊的比重為39.58%,其次為金融行業(yè),成份股比重為23.79%,此外有9.55%選擇消費品。 至2017年8月31日, MSCI指數首兩大成份股為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 分別占整體的16.32%和13.26%。 騰訊與阿里巴巴為國內科技龍頭企業(yè): 截至2017年3月底,QQ的月活躍帳戶數達到8.61 億, 龐大的活躍賬戶有助旗下微信支付實現商業(yè)閉環(huán)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而《王者榮耀》、《部落沖突》等手游亦為公司帶來龐大可觀的收入, 基于品牌效應,相信未來數年手游業(yè)務增長將非常樂觀。 而阿里巴巴在中國零售平臺及阿里云收入方面獲得強勁增長, 2017財年全年,集團盈利同比增長35%至578.71億元,攤薄后每股盈利增長40%至23.44元;全年自由現金流達687.90億元,按年增加34%。 其次, 中國移動為第四大成分股(4.45%): 截至2016年底,資產規(guī)模15,210億元人民幣,并擁有強大的移動通信網絡規(guī)模和客戶規(guī)模,約8.49億移動客戶及7,762萬有線寬頻客戶,在內地市場占有率達6成以上, 可帶來穩(wěn)定的現金流。 (資料來源: 彭博, 至9月20日) 另外, 我們認為在A股市場和其他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中, 亦有不少投資機遇: 1、金融類股: 在以上3項指數中, 金融類股占的權重最大, 約35%至60%, 而且預期市盈率低,能提供高的股息率,至今的表現落后于消費品、資訊技術、房地產和原材料等的板塊, 具一定的補漲空間; 2、在大盤股以外, 投資人也可對一些中小盤多加關注: A股市場內不乏領先品牌手機和智能終端商相關的產業(yè)鏈; 或針對消費的高端需求, 娛樂、旅游等, 也是可看好的產業(yè)之一。另外人工智慧、大數據、電動汽車產業(yè)鏈等, 可為海外投資人帶來機會; 3、至于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可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 受工信部表態(tài)將制定傳統(tǒng)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的影響,在美上市的康迪車業(yè) (設計、研發(fā)、制造及銷售全地形車、卡丁車和其他專門車輛) 或可看好; 地產板塊的公司不多, 當房地產開發(fā)商鑫苑置業(yè)股價自9月初以來持續(xù)上漲, 房產或可成為資訊板塊后, 領漲的行業(yè)之一。 責任編輯:七禾研究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