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經濟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 平裝: 236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5402377, 7545402375 條形碼: 9787545402377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1.8 cm 商品重量: 381 g 品牌: 廣東經濟出版社 ASIN: B002FYCCMS 簡介 《股市投資致富之道:投資大師費雪教你怎樣炒股》是老費雪經典名著《怎樣選擇成長股》的姊妹篇,對于《怎樣選擇成長股》所提出的很多重要投資理念,《股市投資致富之道:投資大師費雪教你怎樣炒股》在深度和廣度上均有所突破,可以說是其投資的實踐篇或投資的實踐指南。該書試圖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投資者應如何確定一家公司是否具有卓爾不凡的管理層,它能否通過有效的管理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一種能實現(xiàn)市值長期高速增長的投資工具;其次,對于這家非同尋常的公司,投資者應怎樣掌握股票的最佳購進和拋售時機。費雪在書中不僅總結了如何通過股票投資獲取豐厚利潤的方法,而且為我們揭示了一種以最小風險創(chuàng)造最大收益的投資策略。費雪還為投資分析提供了一種標準化工具,向更多依賴專業(yè)投資建議的投資者展示了如何著手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投資顧問。書中生動且經典的案例比比皆是,作者的分析精辟透徹,既不乏專業(yè)性又不失趣味性,使人讀起來心曠神怡,拍案叫絕。費雪對通貨膨脹的分析極具前瞻性和預見性,就連弗里德曼也為書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精辟分析所動容。即使在今天,這些觀點和建議也依然不乏生命力,必定會讓你嘆服。費雪絕對無愧于“教父級的投資大師”這一稱號。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菲利普·A.費雪 譯者:劉寅龍 菲利普·A.費雪(Philip A.Fisher,1907-2004),教父級的投資大師,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投資顧問,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現(xiàn)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華爾街極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資專家,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商業(yè)投資管理》課程主講人(整個斯坦福大學歷史上只有過3位主講人)。1928年,費雪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同年5月受聘于舊金山國安盎格國民銀行擔任證券統(tǒng)計員。1931年,費雪創(chuàng)立費雪投資管理咨詢公司。1955年費雪買進的德州儀器股票到1962年上漲了14倍。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費雪開始投資摩托羅拉,并持有該股達21年之久,期間股價上漲了19倍。 1961年和1963年,菲利普·費雪兩次受聘于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直到1999年才退休。 經典著作:《怎樣選擇成長股》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保守型投資者夜夜安寢》 (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 《發(fā)展投資哲學》 (Developing an Investment Philosophy) 目錄 費雪的投資策略 推薦序Ⅰ 巴菲特從費雪那里學到了什么 推薦序Ⅱ 讓投資者撥云見日的投資經典 專家推薦今日重現(xiàn)的經典 前言 從此不再霧里看花 第1章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股票與通貨膨脹 機構投資 國際競爭 人口膨脹 經濟學家黯然神傷,心理學家閃亮登場 第2章 股價飆升,緣何而來 敏捷式企業(yè)管理 一個全新的概念 機構投資者買進的作用 被低估的回報 第3章 成功之路,有章可循 投資評價的方法 合理選擇投資顧問的五個步驟 第4章 一葉障目,泰山依舊 資本運作的迷惑 股東需要投票權嗎 政治與股票投資 第5章 成長型行業(yè)分析基礎 化工行業(yè) 電子行業(yè) 制藥業(yè) 其他值得關注的行業(yè) 戰(zhàn)后初期的虛假成長型股票 序言 讓投資者撥云見日的投資經典 關于股市投資理論與投資技術之類的書籍之多,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也不為過。在面對艱難的選擇時,我的建議是:早一點閱讀國際投資大師的經典名著,是解決投資困境的最佳方法! 《股市投資致富之道》一書將為國內中小投資者揭開這樣一個事實:只要您掌握了正確的投資方法和投資思維,股票投資,確實可以迅速令人致富。而我本人,以及遠在美國的沃倫·巴菲特先生,也正是這一事實的最好佐證。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股市經歷了1929-11933年的大崩潰之后,個人股票投資被認為是高風險和極度危險的投資舉動。整個美國社會,個人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熱情非常冷淡。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美國經濟終于走出谷底出現(xiàn)強勁復蘇,中小投資者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信心得到恢復。從政界、經濟界、傳媒界到民間,大家很難相信會再次出現(xiàn)大蕭條和股災。但與此同時,擔心通貨膨脹侵蝕個人財產導致財富縮水的觀點正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50年代中期,大量民間資本開始逐步流入股市,個人投資者購買股票(尤其是績優(yōu)藍籌股和題材股)的熱情漸漸高漲。 菲利普·A.費雪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創(chuàng)作并出版了本書,當時美國股市開始步入新一輪周期性的大牛市行情之中。 而真正影響美國投資者并讓美國廣大中小投資者認識費雪的,則是在此之前,即1958年,費雪先生出版了一本叫作《怎樣選擇成長股》的投資著作。該書出版后,在美國證券投資界迅速掀起一輪“費雪旋風”,并被美國主流媒體一致公認為全美最暢銷書之一。之后,《怎樣選擇成長股》一書被入選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必讀教材。 《股市投資致富之道》是費雪繼《怎樣選擇成長股》之后的續(xù)作,兩部作品風靡美國證券投資界50年來,其理論思想影響十分深遠。沃倫·巴菲特正是在閱讀了《怎樣選擇成長股》之后,師從費雪,從此成為了一代偉大的投資大師。 和巴菲特不一樣的是,我是在研究巴菲特的投資理論與成長歷程的基礎上,接觸并了解到費雪先生及其作品《怎樣選擇成長股》。這一時間需追溯到1998年年中。作為一個在中國證券市場入市剛滿一年的個人投資者,我系統(tǒng)性地大量翻閱并研究了關于巴菲特的投資理論與成長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影響巴菲特最為深遠的不是格雷厄姆,而是被巴菲特尊為老師的費雪先生。通過我在新加坡的朋友的介紹,我有幸拜讀了這部大作。可以這樣說,《怎樣選擇成長股》也同樣影響了我的投資思維,并幫助我在此后的10多年投資生涯中逐步成長。 在接到中資海派黃河總經理的邀請為費雪先生《股市投資致富之道》(中文簡體版)一書作序時,我感慨萬千。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緣分。11年前,我受費雪先生《怎樣選擇成長股》的影響,確立并形成了我的投資風格和投資模式,從此走上了成功之路。11年后的今天,為費雪先生的作品作序,我似乎注定要向中國的廣大投資者大力介紹費雪先生的經典之作,并延續(xù)、傳承、發(fā)揚費雪投資理論的神奇魅力。 無獨有偶,費雪先生出版《股市投資致富之道》的時機是在美國20世紀50年代末期,美國股市開始步入周期性的大牛市行情。同時,通貨膨脹的壓力也開始顯現(xiàn)。而今天,中國股市自脫離2001-2005年的大熊市之后,經歷了2006-2007年大牛市行情。2008年,中國股市在通貨膨脹和宏觀調控的大壓力下出現(xiàn)周期性結構性調整。經過兩年大牛市的發(fā)展,中國股市的整體市值規(guī)模已經位列世界第三,而個人投資者的開戶數(shù)達到1億戶以上,市場規(guī)模與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高速發(fā)展的股市,如此龐大的投資者群體。而擺在廣大中小投資者面前的事實則是:中國股市仍然不規(guī)范、上市公司資產質量仍然較低、投資估值具有極大的水分、上市公司大股東侵占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屢見不鮮、惡意圈錢行為比比皆是…… 作為弱勢群體的中小投資者如何在股市中規(guī)避投資風險,并創(chuàng)造屬于個人的財富? 我認為,系統(tǒng)化學習和研究國際投資大師的經典投資理論及其著作,不失為一個最快捷的途徑。而費雪先生這部《股市投資致富之道》,正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xiàn)自己的投資理想,提供開拓性思維。 時間雖可以沖淡一切,但金子總會在歷史的塵埃中閃閃發(fā)光。 經過近50年風雨的洗禮,費雪先生的投資理論仍然顯示極強的生命力。本書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資本思維魅力引導中國廣大中小投資者走向正確健康的投資致富之旅。 關于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文摘 股票與通貨膨脹 和此前的30年一樣,進入60年代,通貨膨脹依然是每個投資者都必須審慎面對的威脅。但隨著60年代的逐漸來臨,我認為,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人們愈發(fā)清晰地認識到股票所有權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因此,某個股票投資組合的拋出價格可能完全不同于當前市價。認識到這種關系,也許能幫助投資者規(guī)避未來的重大損失。 這個問題對投資而言意義重大。我認為,在研究通貨膨脹與各類股票的關系之前,探討一下通貨膨脹的基本性質也許是值得的。一旦認識到其中的真諦,我們的投資思路就不會被某些政治領導人的教條所迷惑。 當然,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通貨膨脹的含義。盡管這個術語有很多復雜的定義,但從投資角度看,把通貨膨脹復雜化,既沒有必要,也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就實務角度而言,通貨膨脹不過是貨幣購買力的下降過程(只有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才有可能暫時偏離這一過程)。這種狀態(tài)明顯不同于美國歷史中的常見現(xiàn)象:美元在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貶值之后,開始步入同樣漫長的另一個過程——所有商品的價格趨于下跌,而美元價值則相應上漲(即通貨緊縮)。 對于投資者來說,首先需要理解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認識通貨膨脹的如下特征:只要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對政府責任與義務的現(xiàn)有觀點不發(fā)生改變,通貨膨脹就不可避免。削減政府財政支出和平衡預算是不可能同時實現(xiàn)的。假如削減政府支出并沒有導致整體經濟出現(xiàn)螺旋型下跌(這也是最理想的情況),那么,這些措施不僅會非常有效地降低通貨膨脹率,甚至可以讓通貨膨脹率在一段時間內下降為零??墒牵诋斀衩绹蛡兊娜魏窝哉摫旧矶紝a生一種對通貨膨脹的永久性遏制機制。然而,這種或言論不過是一種毫無實效的空談而已。 為什么未來的通貨膨脹注定不可避免呢?這是因為,在我們業(yè)已建立的這個經濟體系中,通貨膨脹的種子綻放于繁榮期,萌芽在衰退期。在美國的聯(lián)邦收入中,約80%來自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因為企業(yè)和個人收入與經濟狀況高度相關,只要經濟稍有衰退,聯(lián)邦收入就會急轉直下。 但要注意的是,財政收入在經濟形勢惡化之時并不一定會下降。當經濟形勢的惡化導致聯(lián)邦收入降至最低點時,只要啟動失業(yè)保險和農業(yè)豁免稅等法案,就可以強制性地大幅提高政府支出。此外,政府在惡性經濟蕭條期進行專項支付,早已成為一個國家的基礎性法案,當然,這肯定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也是其中影響最小的一個部分。只要看一下議會在1958年經濟出現(xiàn)溫和性衰退時采取的措施,這一切就不言自明了。所有提案的目的,無非是通過最直接簡潔的方式,以犧牲國民財富來換取經濟的復蘇。政府的經濟措施,從大幅削減個人和企業(yè)所得稅(以擴大購買力),到建立專門機構向受通貨膨脹影響的組織和急劇擴張的公共工程提供特殊貸款,可謂無所不包。盡管大多數(shù)提案并不能通過立法程序,不過,最值得探討的,還是它們失敗的原因。雖然任何主要黨派都不會反對“為了終結衰落所必備”的計劃,但共和黨則主張,無論怎樣,衰退很快將自行終止,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靜觀其變。除非復蘇沒有發(fā)生,而且只有在“那些措施必不可少”的情況下,才有必要采取刺激通貨膨脹的措施(作者的意思是,共和黨認為:只有在找不到其他方法的情況下,政府才有必要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即赤字財政政策?!g者注)。1958年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當時經濟衰退如此之短暫,以至于這些政府措施幾乎歸于無效。但否任何一個對政治不敏感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懷疑:在這個被人為拉長的經濟蕭條期,當選的政客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巨額赤字財政政策嗎?只可惜這只能讓選民們再次體驗經濟衰退的痛苦。那么,是否任何人都會堅信,這種赤字政策根本就不可能有利于國家利益呢?我們有理由相信:巨額赤字與債務必將帶來更嚴重的通貨膨脹。此外,我們還能清晰地體會到價格水平的普遍上升給民眾帶來的不公與艱難。但和30年代大蕭條這樣的災難強加給工人和經營者的磨難與艱辛相比,這些不公與艱難是否同樣會讓人無法忍受呢? 對于每個人來說,無論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壓倒性的大眾輿論都注定讓我們別無選擇。150年之前,在公眾觀念中,政府不僅要保持經濟的長期繁榮,同時,就像我在《怎樣選擇成長股》一書中,所說的那樣——還需要保證每個人的婚姻幸福。直到50年之前,公眾還依然認為,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衣食無憂,政府就必須推動廉價品的生產。然而,公眾意見的作用并沒有什么效果。在當時依舊強勁的農業(yè)經濟中,這還遠不足以形成通貨膨脹性的財政赤字。當然,在當時,聯(lián)邦所得稅尚未出現(xiàn)。從相對值來看,政府收入并不像今天這樣,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而劇烈振動。 那么,這種情況會讓我們進入何種處境呢?無論是過去或現(xiàn)在,政府官員與他們的子民們都認為,政府的義務就是保持經濟持續(xù)繁榮。這樣的大眾觀念很難改變。遺憾的是,當經濟低谷到來之時,政府所能采用的唯一策略,就是借助于超過稅收的支出,創(chuàng)造出足夠的購買力,以此達到扭轉局面的目的。可是,這又帶來了更嚴重的通貨膨脹。在自由的私人經濟制度中,經濟衰退似乎是我們接受這個體系必須付出的高昂代價。因此,只要我們依然處在這個自由經濟制度下,難以預料的經濟衰退就會偶爾出現(xiàn)。只要我們繼續(xù)所謂的民主政治,讓群龍無首的民意充斥于耳,通貨膨脹的來臨就會越來越頻繁。在這個問題上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專政可以遏制通貨膨脹,同樣,肯定還有更多的人持同樣錯誤的觀點:通貨膨脹過程肯定存在某些內在的屬性,促使通貨膨脹不斷加速。通貨膨脹就如同一匹慢跑的駿馬,遲早要脫韁而奔,以至于狂暴不已,令人生畏。我們經常會聽到“飛馳型”(galloping)通貨膨脹和“奔騰型”(runaway)通貨膨脹,這兩個術語就來自這個比喻。 有些人堅信,通貨膨脹加速過程是不可避免的,他們的依據在于:當價格開始上漲的時候,富于遠見的人總能預見到經濟現(xiàn)狀中蘊涵的通脹前景。于是,在價格還沒有漲得過高之前,他們就開始買入各種必需品。進而,這些“恐慌型”需求又進一步推動了這些商品的價格,價格的日趨攀高,又促使通貨膨脹率不斷提高。同時,不斷加速上漲的價格又必然會提醒別人:通貨膨脹就在眼前。當這些人也預期到未來需求的時候,螺旋式的通貨膨脹便獲得越來越強大的推動力。消費者開始超前購買物品,商家開始囤積居奇,以至于存貨數(shù)量遠遠超過正常水平,實際上,投機家們所做的,不過是利用這個全員推動的通脹風暴賺點快錢。 責任編輯:韓奕舒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