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隔夜外盤走勢不利的背景下,多頭資金在國內食用油期貨市場上仍擺出了有心一搏的架勢,盤中一度推動菜籽油主力合約RO1001攻擊7900關口,創(chuàng)出了近10個交易日以來的新高。在技術層面上,三大植物食用油品均為沿5日均價緩步上移,形態(tài)良好。
但是,隔夜外盤在28日晚再次調整,意味著短時間內國內要想走出上攻趨勢幾乎不可能。事實上,我們注意到:從7月上旬以來,食用油幾乎成為多頭資金最為傾心的品種,豆油、棕櫚油的持倉持續(xù)放大,不斷刷新新高記錄就是表象。但市場走勢卻幾乎是最為四平八穩(wěn)。當基本金屬、鋼材、石化品種、經濟作物,甚至大宗的農產品(玉米、早秈稻)均創(chuàng)出今年以來的新高時,食用油卻始終距離6月高點甚遠,而在過去的一周,更是“欲漲還休、欲跌還休”。
針對的實際行情和預期心態(tài)的較大反差,我們需要對市場核心要素作出清晰梳理,在此提出分析和觀點,供投資者參考。
一 簡述食用油的基本面信息
首先,我們對三個食用油的基本面信息作簡單的闡述。
豆油: 我們認為目前對豆類市場產生關鍵影響的有兩個要素,美國市場:主產區(qū)陰晴不定,是否存在災害性天氣憂患難以確定,但是生長優(yōu)良率的同比大幅提高,使得巨量增產的壓力揮之不去,盡管有中國的需求支撐近遠期合約,但豆類價格依舊徘徊不前,技術走勢更容易走向1000美分的中軸箱體運行;國內市場:國儲大豆拍賣受到市場冷遇,低迷的成交率傳遞國儲大豆釋放壓力后移信息。而國儲大豆釋放壓力后移和當前對美國新作年度大豆的積極采購,均顯示后期國內大豆市場供應充足,市場供應壓力短期內沒有根本性緩和或轉換的跡象。
棕櫚油:馬來棕櫚油價格在前期探底1900林吉特后進行了報復性的反彈,這是對市場投機力量刻意打壓、扭曲價格的極端修正,同樣,期價反彈到2500林吉特關口后陷入停滯。關鍵的原因是美國豆油市場難以給予進一步的跟漲支持,反而美國豆油的相對優(yōu)質突出,棕櫚油受到制約。進一步價格的快速反彈則導致買盤追高意愿受到制約。當下,只有印度因播種區(qū)天氣干旱,油籽播種面積下降和其國內重要節(jié)日(排燈節(jié))來臨而保持了對毛棕櫚油的進口需求。而來自中國的采購則明顯削弱,8月28日當周,中國僅采購5萬噸精煉棕櫚油,為常規(guī)同期采購量的1/3。而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中國7月棕櫚油到港量預計為56.85萬噸,8月預報到港數量為16.81萬噸。7月棕櫚油裝船總量預計為44.68萬噸,8月預報裝船總量為13.74萬噸。經過7月的大量采購后,國內市場庫存充足,尚未出現補庫或囤貨的要求。
菜籽油:作為三大植物食用油中價格最高的油品,菜籽油繼續(xù)處于尷尬地位。一方面,國家繼續(xù)推行油菜籽的托市收購政策,各廠家在自身收購加工獲利困難的情況下,紛紛轉向承接國家菜籽油加工任務,以獲取加工費收入,廠家收購量繼續(xù)保持低迷,中間市場上油菜籽供應充足。另一方面,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國內供應的高自給率使菜籽油價格波動平緩,在近兩個月以來,全國平均菜籽油維持與7800~8000元/噸。目前看,全國菜籽油平均價格要突破8000元/噸關口,單純依靠自身條件難以實現。
以上就是食用油基本面的情況,它繼續(xù)延續(xù)了一個主題:沒有激動人心的亮點,也沒有讓人忐忑的暗點。
二 市場到底是炒作什么?
在基本面要素相當平淡的背景下,又是什么力量吸引了資金介入食用油上博弈呢?我個人覺得一個和來自和食用油市場毫不相關的市場評論可能答復了這一點。8月26日,在對NYBOT市場棉花期貨作出市場評論時,來自First Capitol Group的高級棉花分析師Sharon Johoson認為:棉花及其它商品市場將繼續(xù)關注宏觀經濟指引,如股市、原油和美元的動向。
正如這個評論,在經歷了上半年的修正性反彈后,食用油現在也處于來自這個市場外部因素的左右過程中。食用油在此階段已經不是完全作為該商品本身,價格波動受自身因素主導,而在很大程度上時價格是跟隨其他因素變化而變化。當對宏觀經濟數據繼續(xù)向好,市場首先就會強調消費會繼續(xù)回暖,拉抬油價;當信貸政策適當收緊,新增貸款增幅下滑,市場又首先強調資金流動性削弱,通貨膨脹預期調低,從而抑制油價。
與其說資金在炒作食用油價格,不如說是在不停變換、修正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對資金流動性和通貨膨脹的預期。
所以,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中,要認識食用油價格的走勢,其實很多時候是要認識整體宏觀經濟的走勢,是要認識原油的走勢,是要認識整個市場的走勢。這個問題已經超過了本文的范疇,我們隨后只提出觀點,不進行論述。
另一個吸引資金介入食用油的就是其巨大的跌幅尚未得到充分的補償。從技術看,即便我們摒棄到08年3月前的投機性超漲泡沫,采用08年6月中旬的高點和后期下跌的低點做分析,我們也會發(fā)現,只有棕櫚油指數剛剛觸及了反彈的最低幅度0.382。如果要完成這一最簡單的任務,豆油指數應回升到8250(當前是7590),菜籽油指數應回升到8580(當前是7820),潛在的獲利空間是存在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食用油是可以認為存在價值洼地的概念的。(豆粕指數反彈到了回調的0.5位3212,09年6月5日;大豆則已經穿越了0.382位3815,09年8月12日)。
這種對于價值洼地的認識和炒作是不可以用基本面信息來評價的的,否則我們就不能解釋為何有如此大的資金沉淀于食用油市場,也不能解釋商品股市,特別是外盤為何和國外股市保持高點的聯動性。
三 結論和策略
經過上文的分析后,我們發(fā)現對食用油行情的認識是需要建立在對整體經濟環(huán)境和市場環(huán)境之上的。從其他信息看,食用油市場一地雞毛。
我們對國內的經濟認識是:能夠剛剛跨進“保八”的門檻,而CPI指數上漲將在10月不可回避的來到,從而加重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在此因素推動下,食用油整體保持重心緩緩提高的趨勢,不排除食用油各油品均實現對0.382反彈目標的實現。進一步從消費季節(jié)的差異性看,因9月以后,食用油進入消費旺季,對調整收益重點,壓榨商的定價策略也會有意識轉向食用油。
操作策略上:國內各食用油均呈現均線的多頭排列,但關鍵支撐均線(60日均線)給予空間緩沖不足,投資者可將8月19日低點作為關鍵技術支持位,即豆油指數7200;棕櫚油指數6050和菜籽油指數7450(當日跌停低開,需要小幅上調)。投資者當前參與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切忌帶有只為一搏的心態(tài)。也需要調整心態(tài),主動放低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