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國際論壇 巔峰對話:2012-2013中外經濟宏觀大勢 主持人:今天對于中期而言是一個特別大喜也特別榮幸的日子,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中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所長,原所長,現在聘為我們中國國際期貨的首席研究顧問。今天也特別巧,梅拉梅德先生,也是CME集團的名譽主席,他也是馬上到達國貿三期了,一會也將來到我們中期大廈,一會我們將要舉行一個交叉型的對話和儀式。因為夏所長有很多關于中國經濟的前瞻性的觀點,也都是期貨行業(yè),特別是我們中國國際期貨的研究員、分析師,包括我們的員工所迫切想知道的,而且對今年下半年和包括明年上半年的宏觀經濟走勢,對大宗商品和期貨價格的影響,我想大家有很多的問題,而且今天我們全國55個網點的員工也都通過視頻的方式參加了我們的活動。這樣一會由研究院的王紅英來主持這個活動,也請夏所長把您好的觀點給我們多講一講。因為今天也都是我們的員工,全國有六七百的員工參加我們的活動,夏所長的很多觀點一向都很準確,而且歷史也是一再證明,也都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大家一會也可以提提問?,F在就由王紅英來主持,大家也熱烈歡迎夏斌所長成為我們中國國際期貨的首席經濟顧問。 王紅英: 我想正如剛才姜總所講的今天的確是我們中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我們有請兩位學界的泰斗來出任我們首席的經濟顧問,對于我們整個的投資,對于我們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的確起到非常重要以及前瞻性的領袖的作用。再一個,作為我們國務院的參事,作為我們國務院研究中心金融所的所長,在宏觀經濟方面,在貨幣政策研究方面,包括在我們的資本市場的發(fā)展以及監(jiān)管方面都有卓有建樹的獨特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們下面有請夏先生做一個這方面的解讀。 夏斌:各位,大家好!借這個機會,顧問的聘任儀式,叫我談談形勢,首先,時間就很短,也談不了多少時間,我很簡潔的談一談。這是第一,第二呢,面對著我們期貨行業(yè),還不能不說期貨,純粹談宏觀呢,好像我估計可能又稍微遠了點,總要落到地上,所以再給大家談一下期貨,第三呢,盡管自己在大金融概念的金融業(yè)里面混了不少時間,30年了,真正落實到具體的期貨行業(yè),期貨交易,操作技術啊等等方方面面又不是很熟悉。眼下遠遠比過去產品豐富得多,交易復雜得多,技術含量也比過去多多了。這是肯定的。 我今天下午想講三層意思,一個是宏觀形勢,二是期貨行業(yè),三是下一步期貨行業(yè)怎么發(fā)展。我也做了一點小功課,因為平時也不研究期貨,可能有時候不在你們這個行當,從外面,搞宏觀的,可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fā)。 關于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我想在今天很短的時間內,我表達的觀點是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艱難的、痛苦的階段。我這些觀點的闡述,各位都是高學歷的年輕人,上網一查很簡單。我在今天要講的一個核心觀點,我在去年證券報7月11日《當前的經濟局勢與政治》8000字的這篇文章里,和今年第一期中國外匯雜志的第一篇文章《2012中國經濟怎么辦》里面都做了詳細的闡述。今天只是談很簡單的觀點。當前的中國經濟,實際上從去年開始,現在一樣,沒有多少變化。當前的中國經濟正處于美國危機之后,從發(fā)展趨勢看,我們正處于過去2位數的高增長趨向于一個趨緩增長的平臺,這是中國經濟發(fā)展邏輯決定的,是內在規(guī)律決定的,這是中國當前合理的走勢,速度必須下來,這不簡單是個周期問題,這是個結構問題,由此決定了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到市場和投資者必須有清醒認識,如果形勢判斷不準,還是像過去那樣通過大量貨幣放水的政策來進行逆周期調控,可能會隱藏更大的風險。既然不主要是周期問題,就不是宏觀政策能支配、調控的。必須要認這個形勢。簡單講,為什么會從2位數的增長走向趨緩平臺的增長。當然是7.5%,8%或者7.5%以下,我認為這重要這又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國、全體市場、全體投資者必須要看到中國正在轉型。理由很簡單,在座的都知道,出口投資加消費是GDP。從出口看,外需還在增長,進出口貿易還在增長,但是外需對GDP的貢獻率可能年底就為0,明年就為負了,這個是去年7月分講的,現在已經慢慢在證實了。原因是美國危機以后,美國復蘇那么艱難,我用哈佛大學校長、奧巴馬政府的首席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薩默斯教授自己在去年說的,美國失業(yè)率8點幾下不來,危機以后已經四年過去了,眼看他也擔心迷失的十年。就是說,美國的危機復蘇很艱難。從目前來看,再沒有兩到三年是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那種高增長。但對于我們旁觀者來說,我個人來說,相對于歐元區(qū),美國還不錯,美國復蘇的潛力遠比歐元區(qū)好。歐元區(qū)問題更嚴重,海內外專家很多都已經看到認識到歐元區(qū)問題很難解決,真正讓人擔心出現迷失十年的不是美國是歐元區(qū)。講到這兒,大家都知道,中國第一大和第二大出口地區(qū)、出口國是歐元區(qū)和美國,人家很困難,經濟很難復蘇,我們出口還有希望嗎?這是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投資,我們已經知道房地產投資占中國投資的25%左右,房地產投資已經炒到了要堅決打擊炒房行為的階段,土地價格已經暴漲成為泡沫。前幾年大量的財政、貨幣投入,產能過剩,在座的可能比我還了解,連光伏等新能源都危機了。簡單講,我們在某些領域的投資已經不可持續(xù)了。房地產泡沫堅決要打擊,我們的制造行業(yè),鋼鐵、水泥,包括科技發(fā)展的一些行業(yè)。有的個別的已經產能過剩了。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投資還能保持前幾年的高速增長嗎?不可能。百分之三十幾的增長是不可能的,現在已經跌到了百分之二十。我們還想盡辦法擴大投資而且我們更重要的要看到,我要講一個數據,在座的可能馬上就理解,中國開國到2011年全國銀行貸款余額大致55萬億,09年9萬9千億,10年7萬多億,11年又是7萬多億,加起來小25萬億,也就是說,45%的新增貸款都是在這三年投放的,這僅僅是貸款,現在還不僅僅算貸款,對實體經濟發(fā)生貨幣效應的,不僅僅是貸款,還有社會融資量統(tǒng)計中的股票、債券等其他融資方式,原來大量的貨幣信貸投入對于我們的制造業(yè)的產能已經極大的飽和。今天,我們想搞點投資,但是理性的企業(yè)家一看市場,不敢投資,不要貸款了。這也是中國經濟所發(fā)生的現象,投資是這個狀況。消費,應該說中國的消費,這幾年中央國務院采取了各種措施,和諧社會,民生工程,特別是在農村起了很大的變化。窮困孩子的念書問題,勞保問題,合作醫(yī)療的新問題,大病報銷問題等一大堆政策在采取。但是中國的居民消費占中國GDP的比例,就是居民消費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以來,每年在下降。我們的GDP蛋糕在不停地做大,中央國務院也在采取各種措施來提高消費,但是居民消費率包括政府消費在內的整個的消費率還在下降,去年是36%左右。我們最高改革開放初是50%左右?,F在是每年降每年降,這就是中國經濟的現狀。在這個背景之下,中國經濟向何處走,我們必須承認在美國危機之后,全球需求的減少是大概率事件。不是說我們經過努力,全球需求就被創(chuàng)造出來。很難,能創(chuàng)造一點點。在出口方面再努力一把。但是美國的問題,歐元區(qū)的問題客觀的存在,對于我們的出口是很艱難的。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我們談中國的經濟,這些數據不好看是必然的。這是很多專家所預測到的,除非再放貨幣,但是再放貨幣是什么結果,大家都知道,物價上漲,資產價格泡沫。因此,不能簡單輕易地放貨幣,在這個背景之下,怎么辦,我在去年7月11號的文章中也談到,就幾大政策。我們的政策很多,各部委的政策,外貿部的,社會保障部、勞動人事部的等等,作為中央國務院來說,抓什么?我給領導們作匯報,我說的主要六大政策。 第一,今后幾年都要維持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所謂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就是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堅決保證,但是對于房地產這樣助長泡沫形成的資金堅決不供給,保證實體經濟發(fā)展的資金。此外,保證中小企業(yè)特別是小微企業(yè)的發(fā)展,要網開一面,進行微調,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控。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展開講了。第二,我說財政政策。在貨幣政策相對偏緊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必須積極,唯有積極,這次結構調整轉型才能過得去,否則過不去。財政政策也很簡單,概括起來講,想盡辦法減稅,結構性減稅,盡管當今市場上企業(yè)和一些人對政府減稅政策表示出一些疑議,認為力度不夠,根本沒有解決問題。另一個是支持結構改善,想盡辦法向保民生方面靠。 第二,我個人認為,我始終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中國要解決結構的轉型,好像看中國財政每年增長,今年已經不行了,這個月好像是負增長,不知道準不準,隨著經濟往下走,財政收入也減少了。這樣一種趨勢,會慢慢出現,面對這個情況,我們要解決結構問題,又不能簡單的通過杠桿率來解決,財政資金要給。但是從財政部角度說,財政資金每年都是不夠分的,不講如何縮減行政開支、政府三公經費,從大帳上算,中國的結構轉型中間能不能來一次比較大的國退民進的動作。瞄準中國經濟2020,2030崛起的趨勢,中國需要在有些行業(yè)、有些領域保持相對和絕對的控股權,比如說金融、能源、通信等等,除此之外的股權能不能有計劃的出售,出售給民間,賣給有錢人,籌集資金救助窮人,救了窮人就是促銷費,促了銷費就是擴增長,穩(wěn)定增長就是穩(wěn)定整個社會,能不能在財政上動這樣的腦子。 第三個觀點就是要對中小企業(yè)特別是小微企業(yè)網開一面,在這樣一個經濟形勢下,貨幣不能隨便放水,中國的體制改革又沒到位,必然暴露的矛盾是中小企業(yè)的問題就會出來,現在國務院、工信部等四個部門專門劃分了什么叫中型企業(yè),什么叫小型企業(yè),什么叫微型企業(yè),在各領域各行業(yè)有不同的標準。原來,中型企業(yè)在中國是很大很大的,它搭了小微企業(yè)的便車,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從統(tǒng)計看我們中小企業(yè)貸款很多很多,但實際上小微企業(yè)還在叫,所以在這個方面要放松政策。最近的半年以來,我們也看到政府在采取一些措施,盡管效應不是很滿意,但是也在采取一些政策放松,包括在金融領域的支持。 第四點,地方融資平臺是我們會不會暴露風險的一個很大的地方。就講風險來說,經濟速度下來以后,我們的增長中間的問題,轉型中的問題就會水落石出。從經濟機理,風險傳導機制是個什么過程,我們要看到經濟速度的適當的趨緩增長是合理的,同時我們要看到調控房地產市場是堅定不移的方向,打擊投機倒房,想盡辦法保證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房的建設。結果必然是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下降,房價下跌,量價下跌必然傳導到土地價格下跌,土地價格下跌必然涉及到地方土地財政收入減少,因為很多地方的財政收入50%是賣土地的收入。全國來說可能是30%左右。地方財政土地收入下跌,很多地方政府在前幾年搞的大量的建設是以土地收入做擔保的,向銀行貸款,土地收入下跌,銀行擔保出問題,要補充擔保,有的能補充,增加信用,叫增信,有的補充不了,銀行資產質量受影響。銀行資產質量受影響,又告訴大家一個信息,中國滬深交易所2400家公司,我聽說,銀行股就16家公司,銀行股創(chuàng)造的利潤是2400家利潤的一半,所以土地收入下降,地方融資平臺風險暴露,銀行資產質量就會受到沖擊,也就是外國人說2010年中國銀行體系要崩潰,實際上也是基于這個邏輯的分析。那么銀行資產質量受影響,風險暴露,股市就更不容易好。你們仔細分析很多人對股市上不敢炒的心理,包括海外投資者在H股的一系列問題,他們特別關注銀行的不良貸款情況,看到你速度下來以后,銀行不良貸款增長情況。盡管銀監(jiān)會看到了這個問題,已經對于壞帳撥備率、覆蓋率提到超乎正常的高。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再看地方融資平臺怎么辦,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要清醒,堅持實事求是,憑我的經驗判斷,風險是肯定有的。怎么辦,如果一刀切,我認為又不行,都不給貸款,馬上問題全暴露,如果給怎么給,需要好好的精細研究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問題。該發(fā)債的發(fā)債,該資產重組的資產重組,該增加擔保的增加擔保,實在不行,我始終認為賣地方國有資產也要還銀行貸款。至于資產證券化是個很好的產品,幫助銀行提高經濟效益,但是我曾經在公開場合,在領導面前,非常坦然地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腦子要清醒,不要輕易地學外國,不要把有問題的資產打包賣給自然人,那是禍國殃民,這會出大事的。你都不知道這個資產有多大風險,所謂分散風險,把風險分散到老百姓頭上會引起社會的動蕩。我是堅決反對。干可以,在專業(yè)人士里買來買去可以。包括最近,我在微博上有一條東西說資產證券化,打包做一個債券,我說做可以,當心銀行買了以后,放進委托理財的包里賣給老百姓。銀行都搞不清楚的風險,轉移到老百姓頭上,合適不合適,道理大家都明白。 責任編輯:七禾研究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levitate-skate.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